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SO2,有人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和气体中有C2H4和SO2。(乙烯的制取装置略)

①Ⅰ、Ⅱ、Ⅲ、Ⅳ装置可盛入的试剂是:Ⅰ______、Ⅱ______、Ⅲ______、Ⅳ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 品红溶液 B. NaOH溶液 C. 浓H2SO4 D. 酸性KMnO4溶液

②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10mL溴水,再加入5mL正己烷(分子式为C6H14,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H2CH3)。将此试管中的混合液在光照下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几乎都是无色的上、下两层。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伸入试管内液面上方,有白烟出现。

① 请写出生成白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该实验证明了这是一个__________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水解反应

【答案】A B A D I中品红褪色 检验SO2是否除尽 Ⅲ中品红不褪色,IV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 NH3HBr =NH4Br A

【解析】

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还原性及乙烯的性质设计实验检验它们的存在根据有机反应的产物特点分析有机反应类型。

1)①由题干信息及图示装置可知,装置用于检验乙烯和二氧化硫,因为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先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再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硫,再次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最后通入酸性KMnO4溶液检验是否有乙烯,

②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I中品红褪色;

③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检验SO2是否除尽;

④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Ⅲ中品红不褪色,IV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A B A DI中品红褪色;检验SO2是否除尽;Ⅲ中品红不褪色,IV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① 产生白烟是因为有白色固体生成,由题意分析是溴化氢与氨气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NH3HBr=NH4Br

② 有溴化氢生成说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NH3HBr=NH4Br 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Na2S水溶液呈碱性:S2-+2H2OH2S+2OH

B. 0.1 mol·L-1 氨水的pH为11:NH3·H2ONH4+ OH

C. Al2S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Al2S3+6H2O === 2Al(OH)3↓+3H2S↑

D. MgO溶于稀硫酸中:MgO+2H===Mg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需要480 mL 1 mol·L1 NaOH溶液,根据溶液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砝码)、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_________

(2)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该NaOH溶液的过程示意图,其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填操作序号)。

(3)称取NaOH固体时,所需砝码的质量为___________(填写字母)

A.19.2g B.20g C.19.2g ~20g D.大于20g

(4)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有以下基本实验步骤,其中只需进行一次的操作步骤的是(填写操作步骤的代号)_____________

①称量 ②溶解 ③转移 ④洗涤 ⑤定容 ⑥摇匀

(5)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

A.NaOH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B.用水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转入容量瓶中定容

C.称量碳酸钠固体时,若将物质和砝码放反

D.定容后发现液面高于刻线,可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水吸出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时,向10 mL浓度为0.01mol/L的氨水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的CH3COOH溶液,混合液的pH 与加入CH3COOH 的体积V之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的pH=12

B. b点时c(CH3COO-)>c(NH4+)

C. c点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 d点处微粒间存在:2c(H+)+c(CH3COO-)=2c(OH-)+c(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如下: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时,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 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v(正)减小,v(逆)增大,平衡向左移动

C. 1mol N2(g)和3 mol H2(g)的总键能大于2 mol NH3(g)的总键能

D.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3 mol H2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亚硫酸钠在印染、造纸等众多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小组用Na2CO3溶液吸收SO2制备Na2SO3。其实验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可知,向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硫的过程中,溶液中有关组分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右图是所示。

1)右图中的线2表示的组分为 (填化学式)

(2)实验时,反应II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国家标准规定产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97.0%为优等品,93.0%为一等品。为了确定实验所得产品的等级,研究小组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测定。

方法I:称取2.570g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加入足量的双氧水使Na2SO3完全氧化生成Na2SO4,再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所得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4.660g,通过计算确定产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方法II:称取1.326g产品,配成100mL溶液,取25.00mL该溶液,滴加0.1250mol/L I2溶液,恰好使Na2SO3完全氧化生成Na2SO4时,消耗I2溶液20.00mL。通过计算确定产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判断Na2SO3产品的等级,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乙烯的反应如下:2CO2(g )+6H2(g)C2H4(g)+4H2O(g) ΔH。

已知:①C2H4(g)+3O2(g)=2CO2(g)+2H2 ΔH1=a kJ/mol;

②2H2(g)+O2(g)=2H2O(1)ΔH2=bkJ/mol;

③H2O(1)=H2O(g) ΔH3=c kJ/mol;

请回答:

(1)ΔH=____kJ/mol。(用a、b、c 表示)

(2)在催化剂[Fe3(CO)12/ZSM-5]、空速1200 h-1 条件下,温度、压强、氢碳比[n(H2)/n(CO2)=x]对CO2平衡转化率及温度对催化效率影响如图1所示。

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ΔH>0

B.增大氢碳比,可以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C.温度低于300℃时,随温度升高乙烯的产率增大

D.平衡常数:K(M)>K(N)

E.为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工业生产中应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合成乙烯

②M点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2/3,则此时平衡体系中乙烯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

③工业生产中压强一般控制在2.1~2.6 MPa之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恒温(300℃),在体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以n(H2)/n(CO2)=3的投料比加入反应物,至t1时达到平衡。t2时将容器体积瞬间扩大至2 L并保持不变,t3时重新达平衡。在图2中绘制0~t4时间段内,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配制 1mol/L NaOH 溶液240mL,

(1)实验操作中用天平称量________g NaOH 固体;

(2)容量瓶在使用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时遇到下列情况,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_

①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时间过长。

②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溶液未冷却即转入容量瓶。

在转移氢氧化钠溶液后未洗涤烧杯。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摇匀后,发现溶液的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4)取配制的 1mol/L NaOH 溶液10 mL,再稀释成 100 m L,再从中取出 10 mL,这 10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5)取配制的1mol/L NaOH 溶液10 mL,加入足量的氧化铝充分反应(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得到的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5 ℃0~30 min,R的分解平均速度为0.033 mol·L1·min1

B. 对比30 ℃10 ℃曲线50 min,R的分解百分率相等

C. 对比30 ℃25 ℃曲线0~50 min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对比30 ℃10 ℃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