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A.3.38g
B.4.58g
C.4.16g
D.4.41g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晶体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熔点:单质硫>磷>晶体硅 B. 沸点:NH3>H2O>HF
C. 硬度:白磷>冰>二氧化硅 D. 熔点:SiI4>SiBr4>Si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2O2与水反应能够产生O2 , 这一反应在呼吸面具、潜水艇及太空飞船中可为人体提供呼吸所用的O2。下面对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C.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
D.这是一个置换反应,有单质O2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KNO3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的KCl、BaCl2杂质,为了提纯KNO3并分离得到BaCl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试剂c的化学式是_______,固体1的化学式是________。加入过量K2CO3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结合下图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认为操作③之前无需加入过量的酸b,也能得到纯净的固体1,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并做出相应解释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化学造福人类的重要研究课题。某研究小组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另含有少量铁、铝、铜、镍等金属化合物)作脱硫剂,通过如下简化流程既脱除燃煤尾气中的SO2,又制得电池材料MnO2(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多次设计到过滤操作,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硅酸盐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用MnCO3能除去溶液中的Al3+和Fe3+,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只用文字表述)
(3)工业上采用电解K2MnO4水溶液的方法来生产KMnO4,其中惰性电极作阳极,铁作阴极,请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组试剂中,能准确测定一定体积燃煤尾气中SO2含量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a.NaOH溶液、酚酞试液 b.稀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
c.碘水、淀粉溶液 d.氨水、酚酞试液
(5)废气中SO2与稀硫酸酸化的软锰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已知废气中SO2浓度为6.4g/m3,软锰矿浆对SO2的吸收率可达90%,则处理1000m3燃煤尾气,可得到硫酸锰晶体(MnSO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69)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kg(结果保留3 位有效致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常温下,0.01mol/LMOH溶液的pH为10,MOH(aq)与H2SO4(aq) 反应生成1 mol正盐的ΔH=-24.2 kJ·mol-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热为ΔH=-57.3 kJ·mol-1。则MOH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为
A.-69.4 kJ·mol-1 B.-45.2 kJ·mol-1
C.+69.4 kJ·mol-1 D.+45.2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的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g)与O2(g)反应生成NO(g)是放热反应
B.2molO原子结合生成O2(g)时需要放出498kJ能量
C.1molNO(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放出632kJ能量
D.N2(g)+O2(g)=2NO(g)△H=+1444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Al2O3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最好的方法是( )
A.将Al2O3溶于水
B.将Al2O3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将Al2O3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氨水
D.将Al2O3先溶于NaOH溶液中,之后滴加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