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可推知反应还有氧气产生

B.红棕色气体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可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和强氧化性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AC

【解析】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可知,该气体为NO2,由此可以推知:HNO3+5价的N降低到+4价,发生还原反应,那么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0价,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了氧气,故A正确;

B.浓硝酸与木炭加热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木炭被浓硝酸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浓硝酸被还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气体为红棕色气体,但硝酸化学性质不稳定,见光或受热能分解,也会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故B错误;

C.根据实验③,浓硝酸没有与木炭直接接触,若红棕色气体是硝酸分解生成的,那说明浓硝酸有挥发性,先挥发然后受热分解,若红棕色气体是木炭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的,也证明浓硝酸有挥发性,其次,无论红棕色气体是浓硝酸直接受热分解得到的,还是与木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都是还原产物,可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和强氧化性,故C正确;

D.③中红热的木炭在空气中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检测到二氧化碳并不能说明是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选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装置①中盐桥内的 K移向 CuSO4 溶液

C.若装置②用于铁棒镀铜,则 N 极为铁棒

D.若装置②用于电解精炼铜,溶液中的 Cu2浓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

B. 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 原子半径:In>Al

D. 碱性:In(OH)3>Rb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五种元素,其中ABC为短周期主族元素,DE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C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

D是前四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E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1)已知BA5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

(2)B元素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 _____ 形。

(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元素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该同学所画的轨道表示式违背了 __________________

(4)E位于第 _________ 族、 _____ 区,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

(5)检验D元素的方法是 _____ ,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转化率变小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D的体积分数变大 D. a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航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银精矿(其化学成分有:AgZnCuPbSSiO2等)中提取银、铜和铅,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当盐酸的浓度和KClO3的量一定时,写出两点可提高浸取速率的措施______;从CuPb混合物中提取Cu的试剂为______(填名称)。

2)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步骤④分离出的滤渣中主要含有两种杂质,为了回收滤渣中的非金属单质,某实验小组向滤渣中加入试剂______(填化学式),充分溶解后过滤,然后将滤液进行______(填操作名称),得到该固体非金属单质。

4)步骤⑤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5)排放后的废水中含有NO3-,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科技人员在碱性条件下用Al粉将NO3-还原成无污染气体排放,该方法的缺点是处理后的水中生成了AlO2-,依然对人类健康有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25℃时,欲将上述处理过的水中的cAlO2-)降到1.0×10-7mol/L,此时水中cAl3+=______molL-1.(已知,25℃,KspAlOH3]=1.3×10-33AlOH3sH++AlO2-+H2OKa=1.0×1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25mol·L1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1)___________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出)。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出)。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4)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5

_____

2

27.0

27.4

27.2

32.3

3

25.9

25.9

25.9

29.2

4

26.4

26.2

26.3

29.8

②近似认为0.55mol·L1NaOH溶液和0.25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则中和热Δ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处理、回收利用CO是环境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Ⅰ.处理大气污染物

CO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N2O所发生的反应原理为:有人提出上述反应可以用“Fe+作催化剂。

其总反应分两步进行:1)第一步:;第二步:____ (写反应方程式)

2)第二步反应不影响总反应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由此推知,第二步反应速率____ 第一步反应速率(大于”“小于等于”)

Ⅱ.合成天然气(SNG)涉及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CO甲烷化:

水煤气变换:

3)反应的△H= ___kJ/mol

4)在一恒容容器中,按照nmolCO3nmolH2投料发生CO甲烷化反应,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温度:T1<T2<T3

b.正反应速率:v(e)>v(c)>v(b)

c.平衡常数:K(a)<K(d)<K(c)

d.平均摩尔质量:M(a)>M(b)=M(e)

5)在恒压管道反应器中,n(H2)n(CO)=31通入原料气发生CO甲烷化反应,400℃P100kPa时反应体系平衡组成如下表所示。

组分

H2

CO

CH4

H2O

CO2

体积分数

8.50

1.50

45.0

44.0

1.00

则该条件下CO的总转化率α= ___ (保留一位小数)

6)将制备的CH4用来组成下图所示燃料电池电解制备N2O5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

②理论上制备1molN2O5,石墨2电极消耗气体的体积为_____L(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些共价键的键长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共价键

键长

0.154

0.134

0.121

0.143

0.123

0.146

0.122

0.110

1)根据表中有关数据,你能推断出影响共价键键长的因素主要有哪些?_______。其影响的结果怎样?__________

2)通常,键能越__________,共价键越____,由该键构成的分子越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