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完成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问题。
Ⅰ、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溶液中的NaCl和Na2SO4,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溶液。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_______,沉淀B 。
(2)证明AgNO3加过量的实验方法是 。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Ⅱ、某同学欲用CCl4萃取较高浓度的碘水中的碘,操作过程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
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
H.静置、分层。
(1)萃取过程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编号字母) 。
(2)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
(3)最后碘的CCl4是通过 获得(填“漏斗上口”或“漏斗下口”)。从含碘的CCl4溶液中提取碘 和回收CCl4,还需要经过蒸馏,观察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指出其错误有 处。
(4)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最后晶态碘在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里聚集。
【答案】Ⅰ、(1)BaCl2或Ba(NO3)2、AgCl ;(2)取滤液或溶液2少许于试管,加入稀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AgNO3过量;(3)Na2CO3,HNO3,蒸发;Ⅱ、(1)CBDAHGEF;(2)取少量(或1~2mL)该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若变蓝,则该水溶液中还含有单质碘;(3)漏斗下口,5;(4)蒸馏烧瓶。
【解析】试题分析:I、(1)除去溶液中NaCl和Na2SO4,根据实验过程图,先除去SO42-,常用Ba2+除去SO42-,不引入新杂质,可以用Ba(NO3)2,因为还要除去Cl-,还可以用BaCl2,则沉淀A是BaSO4,溶液1中有NaCl、NaNO3、BaCl2,加入过量AgNO3溶液,生成AgCl,则沉淀B为AgCl,溶液2中有NaNO3、Ba(NO3)2、AgNO3,加入Na2CO3溶液,则沉淀C是Ag2CO3、BaCO3,溶液3中有NaNO3、Na2CO3,试剂X为Ba(NO3)2或BaCl2,沉淀B是AgCl;(2)取溶液2少量,置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若有沉淀,则说明硝酸银过量;(3)根据上述分析,溶液3中肯定含有Na2CO3,除去Na2CO3,不引入新杂质,因此需要加入适量的硝酸,然后采用蒸发的方法得到硝酸钠固体;Ⅱ、(1)萃取实验中,首先检验分液漏斗的是否漏水,然后把混合液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瓶塞,进行振荡,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放在带有铁圈的铁架台上静置,旋开活塞,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因此顺序应是:CBDAHGEF;(2)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取萃取后的水溶液少量置于试管中,然后加入淀粉溶液,如果溶液变蓝说明含有碘单质,反之没有;(3)因为CCl4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从漏斗的下口得到,没垫石棉网、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位置、冷却水进水口、没有沸石或碎瓷片、牛角管和锥形瓶接触处有塞子;(4)因为碘单质的沸点高,CCl4的沸点低,CCl4先被蒸出,因此碘单质聚集在蒸馏烧瓶中。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康乃尔大学的魏考克斯(C. Wilcox)所合成的一种有机分子,就像一尊释迦牟尼佛,因而称为释迦牟尼分子(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有关该有机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B. 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
C.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20个碳原子 D. 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只有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向其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次氯酸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B. a~b段,溶液中 C(H+)/C(OH-) 减小
C. b点对应溶液中:c(Cl-)>c(H+)>c(HClO)>c(ClO-)>c(OH-)
D. c点对应溶液中:c(Na+)=c(Cl-)+c(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实验室中常见的玻璃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仪器的字母填空: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的仪器有________,要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应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
(2)b的名称是________。
(3)c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实验室中下列试剂不能盛放其中的是________。
A.烧碱 B.锌粒 C.活性炭 D.石灰石
(4)下图是为完成相应实验的装置图,请分析指出其中一处错误。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B.焓增大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C.熵、焓都为正值的反应是自发反应 D.ΔHTΔS<0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的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
A. 有1个氧原子 B. 有2个氧原子
C. 有1个A原子 D. 有2个A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红褐色液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生成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生成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配位化合物的数量巨大,组成和结构形形色色,丰富多彩。请指出配合物[Cu(NH3)4](OH)2的中心离子、配体、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 )
A.Cu2+、NH3、2+、2B.Cu+、NH3、1+、4
C.Cu2+、OH-、2+、2D.Cu2+、NH3、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