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 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作净水剂,其原理是 ______ 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相关文字说明

(2)相同条件下, ______ 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3)均为的几种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①其中符合 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______ ,导致pH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

时, ___ mol/L

(4)室温时,向100mL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______ 点;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

【答案】 水解生成的具有吸附性,即吸附悬浮颗粒使其沉降从而净化水 小于 水解,溶液呈酸性,升高温度,其水解程度增大,pH减小 10-3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的电离平衡、弱酸电离、盐类水解等。

(1)可作净水剂,其原理是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吸附悬浮颗粒使其沉降从而净化水.

(2)Al3+水解互促 中H+抑制水解,所以相同条件下, 小于

(3)①其中符合 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I ,导致pH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水解,溶液呈酸性,升高温度,其水解程度增大,pH减小;

时, 中电荷守恒: ,所以= ()mol/L≈mol/L.

(4)a、b、c、d四个点,a点时加入100mLNaOH溶液,中和反应恰好完全进行,形成硫酸铵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 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点电离的H+或抑制水的电离,c、d点生成的NH3H2O抑制水的电离,因此,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a点;在b点,H++OHH2O完全进行 +OHNH3·H2O部分进行溶液中存在Na2SO4(NH4)2SO4NH3H2O等,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下列电化学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a是原电池装置,可以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图b电解一段时间后,加入适量CuO固体,可以使硫酸铜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C.图c中的X极若为负极,则该装置可实现粗铜的精炼

D.图d中若M是海水,该装置是通过“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使铁不被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燃煤脱硫可减少SO2尾气的排放,燃煤脱硫技术受到各界科研人员的关注。一种燃煤脱硫技术的原理是:CaO(s)+3CO(g)+SO2(g)CaS(s)+3CO2(g) H=-394.0kJ/mo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不同温度下起始CO物质的量与平衡时体系中CO2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T表示温度):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T1T2 B. bSO2转化率最高

C. b点后曲线下降是因CO体积分数升高 D. 减小压强可提高CO、SO2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100

0.9618

161

微溶于水

环己烯

82

0.8102

83

难溶于水

(1)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2)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____________

(2)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刻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本实验的分离过程中,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倒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蒸馏收集产品时, 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设计

探究SO2的氧化性和漂白性

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验证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

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Br2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沉淀溶解平衡在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应用.

(1)粗制晶体中常含有杂质

①在提纯时为了除去,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氧化为,下列物质最好选用的是 ______

A. 氯水

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溶液至,使转化为,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 ______

A.NaOH

(2)在下,向浓度均为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______ 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已知

(3)向溶液中加入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______

(4)向盛有1m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2滴溶液,静置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 已知:Ksp[]=4.0x10-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 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olL1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A为一元强酸,MOH为一元弱碱

B. N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M+)=c(A)>c(H+)=c(OH

C. N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D. N→K之间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有c(M+) >c(OH)>c(A)>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四室式电渗析法制备盐酸和NaOH的装置如图所示。a、b、c 为阴、阳离子交换膜。已知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c 分别依次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

B. 通电后室中的Cl-透过c 迁移至阳极区

C. Ⅰ、Ⅱ、Ⅲ、Ⅳ四室中的溶液的pH均升高

D. 电池总反应为4NaCl+6H2O4NaOH+4HCl+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小组进行右图所示实验,试剂A为0.2mol/LCuSO4溶液,发现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于是改变实验条件,探究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反应的影响因素。用不同的试剂A进行实验1~实验4,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试剂A

实验现象

1

0.2mol/LCuCl2溶液

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2

0.2mol/L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质量的NaCl固体

开始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加NaCl后,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3

2mol/LCuSO4溶液

铝条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并有少量红色固体

4

2mol/LCuCl2溶液

反应非常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棕褐色,有红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

(1)实验1中,铝条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2的目的是证明铜盐中的阴离子Cl-是导致实验1中反应迅速发生的原因,实验2中加入NaCl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3)实验3的目的是_________

(4)经检验可知,实验4中白色固体为CuCl。甲同学认为产生白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Cu+CuCl2=2CuCl的反应,他设计了右图所示实验证明该反应能够发生。

①A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_

②能证明该反应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5)为探究实验4中溶液呈现棕褐色的原因,分别取白色CuCl固体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加入浓NaCl溶液

沉淀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ii

加入饱和AlCl3溶液

沉淀溶解,形成褐色溶液

iii

向i所得溶液中加入2mol/LCuCl2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

查阅资料知:CuCl难溶于水,能溶解在Cl-浓度较大的溶液中,生成[CuCl2]-络离子,用水稀释含[CuCl2]-的溶液时会重新析出CuCl沉淀。

①由述球实验及资料可推断,实验4中溶液呈棕褐色的原因可能是[CuCl2]-_____作用的结果。

②为确证实验4所得的棕褐色溶液中含有[CuCl2]-应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

(6)上述实验说明,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的反应现象与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