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制备乙酸乙酯的两种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于 ba装置具有副反应少、原料利用率高等优点

B.加入的浓硫酸要稍多于催化剂用量的原因是浓硫酸还起到吸水剂的作用,推动平衡正向进行

C.反应结束后,将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振荡、放气、静置、分液,然后从下口放出制备的产物

D.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

【答案】C

【解析】

A.装置a采用水浴加热,温度较低且可控,装置b采用明火直接加热,温度不方便控制,副反应多,导致原料利用率下降,A项正确;

B.浓硫酸起到吸水剂和催化剂的双重作用,减小了生成物浓度,平衡右移,B项正确;

C.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轻,因此在上层,应从上口放出,C项错误;

D.根据“相似相溶”原则,碳酸钠溶液极性很大,而乙酸乙酯极性较弱,因此溶解度较低,D项正确;

答案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酰苯胺作为一种常用药,具有解热镇痛的效果。实验室制备乙酰苯胺时,可以用苯胺与乙酸酐或与冰醋酸加热来制取,苯胺与乙酸酐的反应速率远大于与冰醋酸反应的速率,现选用苯胺与乙酸酐为原料制取和提纯乙酰苯胺,该放热反应的原理:

密度(g/mL)

相对分子质量

颜色、状态

溶解性

苯胺

1.04

93

无色油状液体

微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乙醚

乙酸酐

1.08

102

无色透明液体

遇水缓慢反应生成乙酸

乙酰苯胺

135

无色片状晶体,

熔点 114

不溶于冷水,可溶于热

水、乙醇、乙醚

实验步骤

①取5.00mL苯胺,倒入 10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水,在旋摇下分批加入 6.00mL 乙酸酐,搅拌均匀。若有结块现象产生,用玻璃棒将块状物研碎,再充分搅拌;

②反应完全后,及时把反应混合物转移到烧杯中,冷却后,抽滤,洗涤,得粗乙酰苯胺固体;

③将粗产品转移至 150mL 烧杯中,加入适量水配制成 80℃的饱和溶液,再加入过量 20%的水。稍冷后,加半匙活性炭,搅拌下将溶液煮沸 35min,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晾干得乙酰苯胺纯品。

请回答:

1)苯胺与冰醋酸反应制备乙酰苯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温度过高会导致苯胺挥发,下列操作可控制反应温度,防止反应温度升高过快的是____________

A.反应快结束时的充分搅拌 B.旋摇下分批加入 6.0mL 乙酸酐

C.玻璃棒将块状物研碎 D.加 20mL

3)在步骤②中对粗产品进行洗涤可能需要用到以下操作:

a.加入洗涤剂至浸没固体;

b.洗涤剂缓慢通过;

c.洗涤剂快速通过;

d.关小水龙头;

e.开大水龙头;

f.重复 23 次。

请选出正确的操作并排序_____(操作可重复使用)

4)加入过量 20%的水的目的是_____

5)下列关于步骤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可以提高产率

B.冷却时,冰水浴冷却比室温冷却更易得到大颗粒晶体便于抽滤

C.抽滤用如图装置,为防止倒吸,结束时可先关闭抽气泵,后打开活塞 a

D.洗涤完成后应将布氏漏斗从吸滤瓶上取下,左手握布氏漏斗,倒转,用右手“拍击”左手,使固体连同滤纸一起落入洁净的表面皿上,揭去滤纸,再对固体做晾干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探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模拟工业生产进行制备三氯乙醛(CCl3CHO)的实验。查阅资料,有关信息如下:

①制备反应原理:C2H5OH + 4Cl2 → CCl3CHO+5HCl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C2H5OH + HCl → C2H5Cl+H2O

CCl3CHO+HClO→CCl3COOH(三氯乙酸)+HCl

②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

C2H5OH

CCl3CHO

CCl3COOH

C2H5Cl

熔点/℃

-114.1

-57.5

58

-138.7

沸点/℃

78.3

97.8

198

12.3

溶解性

与水互溶

可溶于水、乙醇

可溶于水、乙醇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1)仪器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

2)若撤去装置C,可能导致装置D中副产物________ (填化学式)的量增加;装置D可采用_________ 加热的方法以控制反应温度在70℃左右。

3)装置E中可能发生的无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有人提出先将D中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再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CCl3COOH。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产品0.30 g配成待测溶液,加入0.1000 mol·L-1碘标准溶液20.00 mL,再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立即用0.02000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平行实验后,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20.00 mL。则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

滴定的反应原理:CCl3CHO +OH- → CHCl3 + HCOO- HCOO+ I2 =H+ + 2I- + CO2↑ I2 + 2S2O32- = 2I-+ S4O62-

6)请设计实验证明三氯乙酸的酸性比乙酸强。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锂离子电池己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正极材料为LiCoO2LiFePO4等,负极材料一般为石墨碳,以溶有LiPF6LiBF4等的碳酸二乙酯(DEC)作电解液。

(1)Fe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

(2)PO43-的空间构型为 ________ (用文字描述)。

(3)的配位数为6,该配合物中的配位原子为 _____

(4)碳酸二乙酯(DEC)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分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1mol碳酸二乙酯(DEC)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

(5)氮化锂是一种新型无机贮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CH4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设起始Z,在恒压下,平衡时CH4的体积分数φCH4)与Z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ΔH<0

B.图中Z的大小为a<3<b

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

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4)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 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 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5℃时,10~30min 内,R 的分解平均速率为 0.030 mol·L-1·min-1

B.对比 30℃和 10℃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 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对比 30℃和 25℃曲线,在 0~50min 内,能说明R 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对比 30℃和 10℃曲线,在 50min 时,R 的分解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为减小和消除 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 CO2 创新利用的研究。

(1)已知:①CO(g)+H2O(g)H2(g)+CO2(g) H=-41kJ/mol

C(s)+2H2(g)CH4(g) H=-73kJ/mol

2CO(g)C(s)+CO2(g) H=-17kJ/mol

写出CO2H2反应生成CH4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 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在容积为 2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 3.25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 CO2CH3OH(g) H2O(g)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

②下列措施一定不能使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 (填字母)

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

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H2

C.在原容器中充入1mol氦气

D.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E.缩小容器的容积

F.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

(3)煤化工通常研究不同条件下CO转化率以解决实际问题。已知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反应:CO(g)H2O(g)H2(g)+CO2(g)的平衡转化率随p(H2O)/p(CO)及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 ____(吸热放热”)反应;

②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 Kp),则在恒温密闭容器中,该反应的KpKc的关系是 _______,如果提高p(H2O)/p(CO),则Kp_______ (填变大”“变小不变);使用铁镁催化剂的实际工业流程中,一般采用400℃左右,p(H2O)/p(CO) =35,采取此条件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4)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成如图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实现了用CO2H2O合成CH4。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填字母)

A.该装置能量转化形式仅存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铜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O2+8e-+8H+=CH4+2H2O

C.电池内部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

D.反应结束后,理论上溶液的 pH 值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该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5 mol·L1B.2 mol·L1

C.2.5 mol·L1D.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业废渣的主要成分为 SiO2FeOMgO,对其进行处理以回收废渣中的金属元素。25℃时,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lg c)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般离子浓度 c10-5mol/L时,即认为该离子在溶液中不存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离废渣中的SiO2,可以用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可以用氯水将Fe2+氧化成Fe3+以便于铁元素与镁元素的分离

C.沉淀金属元素的顺序是先沉淀镁元素再沉淀铁元素

D. NaOH 调节pH沉淀铁元素时,pH应控制略大于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