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为减小和消除 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 CO2 创新利用的研究。

(1)已知:①CO(g)+H2O(g)H2(g)+CO2(g) H=-41kJ/mol

C(s)+2H2(g)CH4(g) H=-73kJ/mol

2CO(g)C(s)+CO2(g) H=-17kJ/mol

写出CO2H2反应生成CH4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 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在容积为 2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 3.25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 CO2CH3OH(g) H2O(g)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

②下列措施一定不能使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 (填字母)

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

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H2

C.在原容器中充入1mol氦气

D.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E.缩小容器的容积

F.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

(3)煤化工通常研究不同条件下CO转化率以解决实际问题。已知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反应:CO(g)H2O(g)H2(g)+CO2(g)的平衡转化率随p(H2O)/p(CO)及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 ____(吸热放热”)反应;

②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 Kp),则在恒温密闭容器中,该反应的KpKc的关系是 _______,如果提高p(H2O)/p(CO),则Kp_______ (填变大”“变小不变);使用铁镁催化剂的实际工业流程中,一般采用400℃左右,p(H2O)/p(CO) =35,采取此条件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4)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成如图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实现了用CO2H2O合成CH4。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填字母)

A.该装置能量转化形式仅存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铜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O2+8e-+8H+=CH4+2H2O

C.电池内部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

D.反应结束后,理论上溶液的 pH 值保持不变

【答案】 ACD 放热 相等 不变 投料比太低,的转化率不高,而投料比3~5时转化率已经在97%左右,再增加投料比收益不明显,经济上不划算,而反应温度是根据催化剂的活性温度来制定的 BCD

【解析】

1)该小题是一道典型的盖斯定律的应用,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用③-2+②即可得到目标方程,注意各物质的状态不要漏标;

2)①先写出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只要算出任意一种物质的速率,即可得到氢气的反应速率;

②转化率即某一反应物的转化百分率,可以用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相同条件下)来计算,据此来分析各选项即可;

3)根据题图,当相同时,温度越高转化率越低,因此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4)虽然题干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人工光合系统”,实际上因为该装置无外电源,因此必然为一个原电池装置,再来根据原电池的规律分析即可。

(1)根据盖斯定律,由③-2+②得到

(2)①该反应为:CO2(g)+3H2(g) H2O(g)+CH3OH(l);先求出的平均反应速率:,则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的三倍,即

A.向原容器中充入更多的一定会导致的转化率降低,A项正确;

B.向原容器中充入氢气(另一种反应物),则可以提高的转化率,B项错误;

C.容器是定容的,充入氦气后容器体积不改变,各物质的浓度不改变,因此平衡也不会改变,平衡转化率自然也不会改变,C项正确;

D.催化剂不改变平衡,自然无法影响转化率,D项正确;

E.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正向),则转化率增大,E项错误;

F.将水蒸气(产物)从体系中分离,可以使逆反应速率小于正反应速率,平衡也会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F项错误;

答案选ACD

(3)①当相同时,温度越高转化率越低,因此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既然我们用某组分的平衡压强来代替物质的量浓度,则,而平衡压强与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说明;对于给定的反应,平衡常数大小只与温度有关,因此改变不会影响;根据图表我们发现若投料比太低,的转化率不高,而投料比3~5时转化率已经在97%左右,再增加投料比收益不明显,在经济上不划算,而反应温度是根据催化剂的活性温度来制定的,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大;

(4)A.根据分析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A项错误;

B.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回正极,因此铜为正极,在正极得电子转变为甲烷,B项正确;

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从负极流向正极,C项正确;

D.负极发生水的光解,因此电池的总反应方程为,因此理论上溶液pH不变,D项正确;

答案选B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0.4g NaOH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BH4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一种以H2Na、硼酸三甲酯[B(OCH3)3]为原料,生产NaBH4的工艺流程如下:

(1)下列措施能提高“反应1”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有______(填字母)。

A.充分搅拌熔融钠

B.将熔融钠充分分散在石蜡油中

C.反应前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在浓硫酸作用下,B(OCH3)3可由B(OH)3CH3OH发生酯化反应制得。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

(3)“反应2”在240℃条件下进行,生成的产物是NaBH4CH3ONa,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反应2”所用B(OCH3)3需充分干燥,原因是______

(4)反应NaBH4+2H2ONaBO2+4H2 可用于制取H2。一定浓度的NaBH4催化制氢的半衰期(溶液中NaBH4消耗一半时所需的时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NaBH4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碱性,原因是____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H2的速率逐渐减慢,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制备乙酸乙酯的两种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于 ba装置具有副反应少、原料利用率高等优点

B.加入的浓硫酸要稍多于催化剂用量的原因是浓硫酸还起到吸水剂的作用,推动平衡正向进行

C.反应结束后,将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振荡、放气、静置、分液,然后从下口放出制备的产物

D.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Fe3O4中含有Fe2+Fe3+,分别表示为 Fe()Fe(),以Fe3O4/Pd为催化材料,可实现用 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致癌物 NO2-,其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 pH降低

B.Fe() Fe()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C.反应过程中NO2- Fe()还原为 N2

D.Pd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 2e== 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要求表示下列有机物:

(1)按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的名称是 _________

(2) 445-三甲基-2-己炔(写出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3) 对硝基苯乙烯(写出机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4) 22-二甲基-3-乙基-4-异丙基壬烷(写出结构简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种燃料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为了测定这种燃料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可将气态燃料放入足量的O2中燃烧,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通过如图所示装置中,得到如表中所列的实验结果(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被吸收)

实验前

实验后

(干燥剂+U形管)的质量

101.1 g

102.9 g

(石灰水+广口瓶)的质量

312.0 g

314.2 g

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完毕后,生成物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g。假设广口瓶里生成一种正盐,其质量为________g

(2)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3)该燃料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已知这种燃料的每个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则该燃料的分子式为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NaClOB.CH3COOHC.KBrD.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浅绿色盐X仅含四种元素,不含结晶水,M(X)<908gmol-1,某小组为了探究X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上述实验中,得到23.3g白色沉淀 E28.8g红色固体G12.8g红色固体H

已知:①X分解成ABC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常温下B呈液态且1B分子含有10个电子。

请回答如下问题:

(1)写出B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在隔绝空气、570℃温度下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请写出G溶于D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实验检验固体C中是否仍含有X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