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我国学者研究出一种用于催化 DMO 和氢气反应获得 EG 的纳米反应器,如图是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纳米颗粒是一种胶体,能将氢气解离成氢原子

B.EG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

C.1molDMO完全转化为EG时消耗2molH2

D.催化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有 H—HC—OCO

【答案】AC

【解析】

ACu纳米颗粒是单质,能将氢气解离成氢原子,不是胶体,A选项错误;

B.由微观过程示意图可知,EG是乙二醇,分子中含有2个醇羟基,因此能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B选项正确;

CDMO为草酸二甲酯(CH3OOCCOOCH3)DMOH2反应产生CH3OHCH3OOCCH2OHH2O1 mol DMO反应需要3mol H2,若完全转化为EG时消耗6mol H2C选项错误;

DCH3COO—COOCH3+4H2→CH3OH+HOCH2CH2OH,由图及反应可知催化过程中断裂的化学健有H—HC—OCOD选项正确;

答案选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合成二甘醇的原理为:+HOCH2CH2OHHOCH2CH2OCH2CH2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甘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 二甘醇是乙醇的同系物

C. 二甘醇是丙二醇(C3H8O2)的同分异构体

D. 二甘醇能通过脱水产生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氯亚砜(SOCl2)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液体,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常用作脱水剂,其熔点-105℃,沸点79℃,140℃以上时易分解。

(1)用硫黄(S)、液氯和三氧化硫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合成二氯亚砜,原子利用率达100%,则三者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用ZnCl2 xH2O晶体制取无水ZnCl2,回收剩余的SOCl2并利用装置F验证生成物中的某种气体(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①用原理解释SOCl2在该实验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条件下,A装置中总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为检测ZnCl2 xH2O晶体是否完全脱水,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正确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 b.称得固体为n克; c.干燥;d.称取蒸干后的固体m克溶于水;e.过滤;f.洗涤

若m/n=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即可证明晶体已完全脱水.

(3)乙同学认为SOCl2还可用作由FeCl3 6H2O制取无水FeCl3的脱水剂,但丙同学认为该实验可能发生副反应使最后的产品不纯。

①可能发生的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判断副反应的可能性:

i.取少量FeCl3 6H2O于试管中,加入足量SOCl2,振荡使两种物质充分反应;

ii.往上述试管中加水溶解,取溶解后的溶液少许于两支试管,进行实验验证,完成表格内容。

(供选试剂:AgNO3溶液、稀盐酸、稀HNO3、酸性KMnO4溶液、BaCl2溶液、K3[Fe(CN)6]溶液、溴水)

方案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一

往一支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发生了上述副反应

方案二

往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则没有发生上述副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SO2的性质,设计了如下装置,

实验步骤:

先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再加入试剂;

加热A试管

将铜丝向上抽动离开液面。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

3试管C无明显现象,某小组取一部分反应后的溶液,分别滴加以下试剂,请你预测能否生成沉淀,若生成沉淀,写出生成沉淀的化学式。

加入试剂

能否生成沉淀

沉淀的化学式

氯水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氨水

__________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恒温恒容时,在体积为0.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NO2N2O4之间发生反应N2O4(g)2NO2(g),如图所示。

(1)曲线________(填“X”“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若升高温度,则υ(正)________(填加快减慢,下同),υ(逆)________

(3)t1=10s,则用υ(NO2)=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98K时,向20 mL 0.1000 mol·L-1 CH3COOH溶液中滴入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石蕊溶液做指示剂

B.c点数值可求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66×10-5 mol·L-1

C.b点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关系为2c(H)+c(CH3COOH) =c(CH3COO)+2c(OH)

D.中和同体积同pH的醋酸和盐酸所用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后者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胺(CH3NH2)是一种一元弱碱,其电离方程式为:CH3NH2 + H2O CH3NH3+ + OH。常温下,向20.0 mL 0.10 mol/L的甲胺溶液中滴加VmL0.10mol/L的稀盐酸,混合溶液的pH与相关微粒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b点对应加入盐酸的体积V<20.00mL

B. 常温下,根据a点可知甲胺的电离平衡常数Kb=10 -34

C. b点可能存在关系:c(Cl) > c(CH3NH3+) > c(H+) = c(OH)

D. V=20.00mL时,溶液呈弱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B. 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

C. 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D. 采用长玻璃导管有导气兼冷凝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