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a、b、d、g为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c是Z的单质,在铝热反应中常做引发剂;e、f为常见气体单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的半径:Y>Z>X
B.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X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Z>Y
D. W、Y的氧化物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答案】B
【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其中a、b、d、g为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则a为过氧化钠;c是Z的单质,在铝热反应中常做引发剂,c为金属镁;e、f为常见气体单质,根据框图,镁与化合物b反应生成气体单质f,则f为氢气;过氧化钠与化合物b反应生成气体单质e,则e为氧气,则b为水,d为氢氧化钠,g为氢氧化镁。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a为过氧化钠,b为水,c为镁,d为氢氧化钠,e为氧气,f为氢气,g为氢氧化镁;则W为H、X为O、Y为Na、Z为Mg。A. X为O、Y为Na、Z为Mg,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X>Y>Z,故A错误;B. 氢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沸点高于水,故B正确;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碱性:Y>Z,故C错误;D.水或过氧化氢都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氧化钠或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D错误;故选B。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和验证SO2的性质。
请回答: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棉球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SO2是酸性氧化物,洗气瓶②中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澄清石灰水 D.碘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实验开始时,只需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即可使液体顺利滴下
B.先向装置中加入试剂(药品),再进行气密性检查
C.实验开始后,洗气瓶①和③只溶液均褪色,两者均可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D.实验开始后,洗气瓶④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该现象可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5)洗气瓶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 ℃,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 。
(2)在140 min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和温度关系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 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C. ③一定是核酸或是组成核酸的单体核苷酸
D. 若④是参与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一种多糖,则④最可能是纤维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SO42-、OH-、K+B.Fe3+、NO3-、Cl-、H+
C.K+、HCO3-、Cl-、H+D.H+、Na+、Cl-、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A.水银、硫酸、烧碱、硫酸氢钠B.氯水、盐酸、火碱、硫酸钡
C.臭氧、硝酸、纯碱、胆矾D.铜、醋酸、石灰石、氯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氨基_____________个,羧基________________个。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个氨基酸组成的,区别这些氨基酸的种类是依靠其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
(3)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_种,其中有_____________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这个R基是_______________。
(4)该化合物称为环状__________肽化合物,含有___________个肽键。
(5)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化合物具有8个氮原子,其中_____________个位于肽键上,____________个位于R基上。
(7)该外毒素环肽在形成过程中失去了______________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用活性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可防止空气污染。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2C(s)+O2(g)=2CO(g) ΔH=- 221 kJ/mol
C(s)+O2(g)=CO2(g) △H=- 393.5 kJ/mol
N2(g)+O2(g)=2NO(g) ΔH= +181 kJ/mol
(1)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措施能够增大此反应中NO的转化率的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__。
a.增大容器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优质催化剂 d.增大CO的浓度
(2)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活性炭(足量)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NO和N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的量/mol | T1/℃ | T2/℃ | |||||
0 | 5 min | 10 min | 15 min | 20 min | 15 min | 30 min | |
NO | 2.0 | 1.16 | 0.80 | 0.80 | 0.50 | 0.40 | 0.40 |
N2 | 0 | 0.42 | 0.60 | 0.60 | 0.75 | 0.80 | 0.80 |
①0~5min内,以CO2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CO2)=______,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
②第15 min后,温度调整到T2,数据变化如上表所示,则T1_______ T2(填“>”、“<”或“=”)。
③若30min时,保持T2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加入该四种反应混合物各2 mol,则此时反应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最终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a=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以用氨水除去反应C(s)+2NO(g)N2(g)+CO2(g)中产生的CO2,得到NH4HCO3溶液,反应NH4++HCO3-+H2O
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2×10-5, 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4×10-7,Ka2=4×10-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