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苯甲酸是常用的防腐剂和重要的医药原料。一种药用苯甲酸的制备方法如下:

Ⅰ.在反应罐中加入甲苯、饱和KMnO4溶液、Fe2O3(催化剂),加热、回流数小时,充分反应。

Ⅱ.反应结束后,改为蒸馏装置。加热蒸馏,直至冷凝管壁不再出现油珠。

Ⅲ.将反应罐中的混合物趁热过滤,滤渣用少量热水洗涤。

Ⅳ.向滤液中滴加浓盐酸酸化至pH=2,抽滤,用少量水洗涤,干燥得苯甲酸粗品。

Ⅴ.将粗苯甲酸加入……,结晶、洗涤、过滤,得到药用纯苯甲酸。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g/mL)

温度(℃)

25

50

60

苯甲酸

在水中

0.0034

0.0085

0.0095

在乙醇中

0.4

0.7

1

氯化钾

在乙醇中

难溶

(1)Ⅰ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未配平),则Ⅳ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Ⅱ中蒸馏的目的是______

(3)Ⅲ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

(4)将Ⅴ中操作补充完整:______

【答案】OH+H+ =H2O 除去残存的甲苯 减少苯甲酸钾结晶析出带来的损失 一定体积的乙醇中,配成60℃的饱和溶液,过滤,滤液倒入室温下一定量的水中

【解析】

(1)步骤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为苯甲酸钾和KOH,步骤Ⅳ加入盐酸至pH=2时,苯甲酸根转化成苯甲酸,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据此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反应后混合体系中分为水层和油层,甲苯沸点较低,蒸馏可除去残存的甲苯;

(3)温度较低时苯甲酸钾溶解度减小,易导致苯甲酸钾固体析出;

(4)Ⅴ中操作是为了提纯苯甲酸,除去杂质KCl,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根据表格得知,苯甲酸在乙醇中溶解度较大,且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而且氯化钾在乙醇中难溶,故选择乙醇作为溶剂进行重结晶,据此将Ⅴ中操作补充完整。

(1)步骤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为苯甲酸钾和KOH,步骤Ⅳ加入盐酸至pH=2时,苯甲酸根转化成苯甲酸,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 =H2O

(2)反应后混合体系中,甲苯的沸点较低,加热蒸馏直至冷凝管壁不再出现油珠,说明通过蒸馏可除去残存的甲苯;

(3)苯甲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过滤时温度降低会导致苯甲酸钾固体析出,降低产率,趁热过滤可减少苯甲酸钾结晶析出带来的损失;

(4)Ⅴ中操作是为了提纯苯甲酸,除去杂质KCl,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根据表格得知,苯甲酸在乙醇中溶解度较大,且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而且氯化钾在乙醇中难溶,故选择乙醇作为溶剂进行重结晶,操作方法为:将粗苯甲酸加入一定体积的乙醇中,配成60℃的饱和溶液,过滤,滤液倒入室温下一定量的水中,结晶、洗涤、过滤,得到药用纯苯甲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Cl2,并进行检验Cl2性质的实验装置。其中D瓶中放有干燥的红色布条;E中为铜网,E右端出气管口附近为棉球。试回答: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一般在B瓶中加入_____,其作用是_____

3C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

4E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F中应加入的试剂为______,其作用是_____

6)若A中有14.6g HCl被氧化,将产生的氯气通入足量的KI溶液中能产生单质碘的质量为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金属冶炼的是(

A. 电解氧化铝B. 铁在氧气中燃烧

C. 金属氧化物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D. 高温下CO还原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1

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 kJ·mol1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ii补充完整。

i.SO2+4I+4H+=S↓+2I2+2H2O

ii.I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I_____________

(3)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序号

A

B

C

D

试剂组成

0.4 mol·L1 KI

a mol·L1 KI

0.2 mol·L1 H2SO4

0.2 mol·L1 H2SO4

0.2 mol·L1 KI

0.0002 mol I2

实验现象

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

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

无明显现象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

BA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学以致用是我们化学学习中一直倡导的理念。某同学欲用NaOH固体配制480 mL质量分数为25%,密度为1.2 g·cm-3的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144 g

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必烘干就能用于配制溶液

C.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D.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7.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B.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ΔH=-890.3 kJ·mol1,则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C. 已知:500℃、30MPa下,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将1.5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 kJ

D.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H=+566.0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钌(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如下。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A. 电池中镀Pt导电玻璃为正极

B. 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Pt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 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I和I3浓度不会减少

D.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HDT 三种同位素具有不同的( )

A.质子数B.中子数C.核电荷数D.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oCl2溶解于盐酸中可以形成CoCl42-,在溶液中存在下面的化学平衡:

Co2(aq)+4Cl(aq) CoCl42-(aq) ΔH>0

粉红色 蓝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CoCl42-)/[c(Co2)c4(Cl)]

C. 将盛有CoCl2和盐酸混合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试管内溶液为红色

D. 增大Cl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Cl浓度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