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2019年化学诺贝尔奖授予拓展锂离子电池应用的三位科学家。如图是某锂空气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可选用可溶性锂盐的水溶液

B.电池放电时间越长,Li2O2含量越少

C.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Li+O2e- = LiO2

D.充电时,b端应接负极

【答案】D

【解析】

根据电子的流向可知b极为负极,锂单质失电子被氧化,a极为正极,氧气得电子被还原。

A.负极单质锂与水反应,所以电解溶液不能用水溶液,故A错误;

B.电池放电过程中锂单质被氧化成锂离子,锂离子移动到正极发生xLi++O2+xe-=LixO2,所以时间越长正极产生的Li2O2越多,而不是越少,故B错误;

C.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当x=1时发生:Li++O2+e-=LiO2,故C错误;

D.充电时,b极锂离子转化为锂,发生还原反应,即为电解池的阴极,则充电时,b端应接负极,故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分子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B.由于乳酸()中存在一个手性碳原子,导致该物质存在互为镜像的两个手性异构体;生产中可利用手性合成法主要得到其中一种手性分子

C.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由图可知酸性:,是因为分子中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溴、铜及其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Br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

2)已知反应:Cu(BF4)2.6H2O+Cu+8CH3CN=2[Cu(CH3CN)4]BF4+6H2O

①配合物[Cu(CH3CN)4]BF4中,与铜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BF4-的空间构型是___,与BF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任写一种)

CH3CN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1CH3CN分子中含有___σ键。

3)电子亲合能与电离能相对应,元素的气态基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气态一价负离子所释放的能量称为该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合能,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和原子的电子构型等因素。BrFCl位于同一主族,第一电子亲合能(如图1所示)原比氯和溴都小,其原因是___

4)溴化亚铜(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密度为4.71g·cm-3

①晶胞中Br-的配位数为___

②晶胞参数a=___(列出表达式即可)n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充入5 mol CO4 mol NO,发生反应: 2NO(g)+2CO(g)N2(g)+2CO2(g) ΔH1=746.5 kJ/mol,图1为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同时为探究催化剂对CONO转化率的影响。将NOCO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NO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T1<T2

B.若在D点对反应容器降温的同时缩小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G

C.E点时NO的平衡转化率为50%

D.a点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1)上述元素中,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___________ (填字母),写出该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__

(2)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电离能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X

Y

I1

520

496

580

I2

7296

4562

1820

I3

11799

6912

2750

I4

9543

11600

①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 _____________ (填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j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

Y是周期表中第 _____________ 族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2SK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其中主要含硫各物种(H2SHSS2)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滴加过程H2S气体的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曲线表示S2-随盐酸加入量增加时的分布分数改变情况

B.XY为曲线两交叉点。若已知Y点处的pH,则可计算Ka1H2S

C.XY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关系为:X<Y

D.Y点对应溶液中cK)与含硫各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K)=3[cH2S)+cHS)+c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I.常温下,HNO2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2.6×10-4NaNO2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由于其外观及味道都与食盐非常相似,误食工业用盐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

(1)某活动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鉴别 NaCl溶液和NaNO2溶液,请填写下列表格。

选用药品

实验现象

利用NaNO2的性质

①酚酞试液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淀粉-KI试纸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实验室一般将其与饱和氯化铵溶液共热使之转化成无毒无公害的物质,其产物之一为无色无味气体,则该气体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II.活动小组同学采用如下装置制备并测定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NaNO2)的质量分数(装置可重复使用,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

已知: ①2NO + Na2O22NaNO2

②酸性条件下,NO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Mn2+NaNO2能使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

(2)C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为了测定亚硝酸钠的含量,称取4.0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1

2

3

4

KMnO4溶液体积/mL

20.60

20.02

20.00

19.98

①第一组实验数据出现较明显异常,造成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c.观察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②根据表中数据进行计算,所制得的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比较0.1mol·L-1NaNO2溶液中NO2的水解程度和0.1mol·L-1HNO2溶液中HNO2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_______(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和药品自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镍冶炼车间排放的漂洗废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Ni2+和Cl-,图甲是双膜三室电沉积法回收废水中Ni2+的示意图,图乙描述的是实验中阴极液pH与镍回收率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交换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

B. 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C. 阴极液pH= 1时,镍的回收率低主要是有较多H2生成

D. 浓缩室得到1L 0.5 mol/L盐酸时,阴极回收得到11.8 g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一硝基甲苯(包括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反应原理:

实验步骤:①浓硝酸与浓硫酸按体积比13配制混合溶液(即混酸)共40mL

②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3g甲苯(易挥发),按图所示装好药品和其他仪器;

③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混酸;

④控制温度约为5055℃,反应大约10min,三颈烧瓶底部有大量淡黄色油状液体出现;

⑤分离出一硝基甲苯,经提纯最终得到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共15g

相关物质的性质如下:

有机物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性

甲苯

0.866

110.6

不溶于水

对硝基甲苯

1.286

237.7

不溶于水,易溶于液态烃

邻硝基甲苯

1.162

222

不溶于水,易溶于液态烃

1A的仪器名称是___

2)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

3)配制混酸的方法是__

4)若实验后在三颈烧瓶中收集的产物较少,可能的原因是__

5)分离反应后产物的方案如下:

混合液

操作1的名称是__,操作2中不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填序号)。

a.冷凝管 b.酒精灯 c.温度计 d.分液漏斗 e.蒸发皿

6)本实验中邻、对硝基甲苯的产率为__(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