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疗效,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结构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提取过程为防止破坏青蒿素结构应避免高温,故用低沸点溶剂乙醚进行萃取
B. 可使用红外光谱测出这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可用质谱仪确定这个分子的环状结构
C. 青蒿素是脂溶性的,既可看作是醚类也可看作是酯类化合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 元素分析仪可以确定青蒿素中是否含有C、H、O等元素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减弱的一组是( )
A.I2、Br2、Cl2、F2B.F2、Cl2、Br2、I2C.F-、Cl-、Br-、I-D.Li、Na、K、R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H2SO4、H2SO3、SO2、Na2SO3、BaSO4、CuSO4、Na2SO4这7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H2SO3转化为硫酸是酸雨形成的重要过程之一,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课本上解释为发生了钝化,但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发生了钝化;若铁棒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则未发生反应。
(3)用Na2SO3吸收法是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方法,其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检测熟肉中NaNO2含量,某兴趣小组从1 000 g 隔夜熟肉中提取NaNO3和NaNO2后配成溶液,用0.005 00 mol·L-1的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滴定。平行测定三次,求出每次NaNO2含量,取其平均值。(已知:2MnO+5NO
+6H+===2Mn2++5NO
+3H2O)
(1)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滴定时,高锰酸钾溶液盛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会导致样品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有少量待测溶液溅出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仰视读数
(4)某次滴定过程中,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16.00 mL。则此次求得的NaNO2的含量为________mg·kg-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活动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NO、NO2的性质实验,按下列步骤进行(装置气密性已检验完毕)。
Ⅰ.向广口瓶①中通入NO并测定NO的体积
(1)通入NO前,向广口瓶①中加水的主要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导管a通入一定量的NO,并测得NO体积为V L(V<0 mL,气体体积已经换算为标准状况)。测定NO体积的主要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验证NO的还原性;探究工业生产硝酸的原理
(3)停止通入NO后关闭K1、K3;打开K2,从导管b缓缓通入O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对应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继续通入O2,打开K3,并及时调整酸式滴定管③中液面与广口瓶①中液面相平,直到广口瓶①中刚好充满液体。
①当通入氧气的体积为时,则广口瓶①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
②当广口瓶①中刚好充满液体时,所得液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能致癌。酸性KMnO4溶液与Na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4-+NO2-+A―→Mn2++NO+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NO2-被还原
B.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
C. 反应生成1 mol NO需消耗0.4 mol MnO4-
D. A是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X(g)Y(g)+2Z(g)达到平衡时,X、Y和Z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mol、3mol和6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A. 均减少1mol B. 均增加1mol C. 均减半 D. 均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H2C2O4HC2O4-+H+ ka1 HC2O4-
C2O42-+H+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浓度KOH溶液,所得溶液H2C2O4、HC2O4-、C2O42-三种微粒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pH=1.2溶液中:c(K+)+c(H+) = c(OH-)+c(H2C2O4)(由图知)
B. pH=2.7溶液中:
C. 将相同物质的量KHC2O4和K2C2O4固体溶于水可配得pH为4.2混合液
D. 向pH=1.2溶液中滴加KOH溶液,pH增大至4.2的过程中水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中和等体积pH=2的盐酸、硫酸、醋酸所需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关系为:CH3COOH>H2SO4>HCl
B. 保存FeSO4溶液时,加入稀HNO3,抑制Fe2+水解
C. 将FeCl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得到FeCl3固体
D. 将纯水加热的过程中,Kw变大,pH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