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室用酸性蚀刻废液(含等)和碱性蚀刻废液[NH4+CuNH342+ NH3·H2O]制备CuI(白色固体)的实验流程如下:

1)步骤Ⅰ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其中与盐酸反应生成CuOHCl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步骤Ⅳ需控制pH1~2,80 ℃下进行,合适的加热方式是____

3)步骤Ⅴ的具体步骤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

4)步骤Ⅵ在下列装置(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省略)中进行。

①装置a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的名称是___,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装置c中反应完成的现象是_____

③用装置d中的溶液洗涤制得的CuI的目的是____,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

【答案】Cu(NH3)42++3H++Cl-+H2O=Cu(OH)Cl↓+4NH4+ 热水浴 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 分液漏斗 Cu+2H2SO4()CuSO4+SO2↑+2H2O 三颈烧瓶中无紫色固体,只有白色固体 可防止CuI被空气中的O2氧化 使固体快速干燥并溶解表面可能混有的I2

【解析】

由流程图可知,酸性蚀刻废液和碱性蚀刻废液混合反应得到Cu(OH)Cl悬浊液,过滤,将Cu(OH)Cl加水、过浆后,与浓硫酸水浴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粗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洗涤得到硫酸铜晶体,硫酸铜晶体与碘、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碘化亚铜白色固体。

1)步骤Ⅰ中Cu(NH3)42+与盐酸反应生成Cu(OH)Cl沉淀和氯化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NH3)42++3H++Cl-+H2O=Cu(OH)Cl↓+4NH4+,故答案为:Cu(NH3)42++3H++Cl-+H2O=Cu(OH)Cl↓+4NH4+

2)步骤Ⅳ为Cu(OH)Cl加水、过浆后,与浓硫酸在控制pH1~280 ℃下水浴加热反应反应生成硫酸铜,故答案为:热水浴;

(3)步骤Ⅴ为硫酸铜粗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洗涤得到硫酸铜晶体,故答案为: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4装置a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中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CuSO4+SO2↑+2H2O,故答案为:分液漏斗;Cu+2H2SO4()CuSO4+SO2↑+2H2O

当硫酸铜晶体与碘、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完全生成碘化亚铜白色固体时,三颈烧瓶中无紫色固体,只有白色固体,故答案为:三颈烧瓶中无紫色固体,只有白色固体;

装置d中的溶液为二氧化硫的饱和水溶液,碘化亚铜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用二氧化硫水的饱和水溶液洗涤碘化亚铜,可以防止碘化亚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再用无水乙醇洗涤可以溶解除去碘化亚铜表面可能混有的单质碘,并能使固体快速干燥,故答案为:可防止CuI被空气中的O2氧化;使固体快速干燥并溶解表面可能混有的I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NaClOB.CH3COOHC.KBrD.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浅绿色盐X仅含四种元素,不含结晶水,M(X)<908gmol-1,某小组为了探究X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上述实验中,得到23.3g白色沉淀 E28.8g红色固体G12.8g红色固体H

已知:①X分解成ABC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常温下B呈液态且1B分子含有10个电子。

请回答如下问题:

(1)写出B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在隔绝空气、570℃温度下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请写出G溶于D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实验检验固体C中是否仍含有X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水基二次电池原理如下式,电解液为含Zn2+的水溶液,该电池可用于电网贮能。xZn+Zn0.25V2O5yH2O Zn0.25V2O5zH2O+(y-z)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Zn2+脱离插层

B.放电时,溶液中Zn2+浓度一直减小

C.充电时,电子由层经电解质溶液流向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Zn0.25V2O5zH2O+(y-z)H2O-2xe-= Zn0.25V2O5yH2O+x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小组进行右图所示实验,试剂A为0.2mol/LCuSO4溶液,发现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于是改变实验条件,探究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反应的影响因素。用不同的试剂A进行实验1~实验4,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试剂A

实验现象

1

0.2mol/LCuCl2溶液

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2

0.2mol/L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质量的NaCl固体

开始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加NaCl后,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3

2mol/LCuSO4溶液

铝条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并有少量红色固体

4

2mol/LCuCl2溶液

反应非常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棕褐色,有红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

(1)实验1中,铝条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2的目的是证明铜盐中的阴离子Cl-是导致实验1中反应迅速发生的原因,实验2中加入NaCl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3)实验3的目的是_________

(4)经检验可知,实验4中白色固体为CuCl。甲同学认为产生白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Cu+CuCl2=2CuCl的反应,他设计了右图所示实验证明该反应能够发生。

①A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_

②能证明该反应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5)为探究实验4中溶液呈现棕褐色的原因,分别取白色CuCl固体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加入浓NaCl溶液

沉淀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ii

加入饱和AlCl3溶液

沉淀溶解,形成褐色溶液

iii

向i所得溶液中加入2mol/LCuCl2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

查阅资料知:CuCl难溶于水,能溶解在Cl-浓度较大的溶液中,生成[CuCl2]-络离子,用水稀释含[CuCl2]-的溶液时会重新析出CuCl沉淀。

①由述球实验及资料可推断,实验4中溶液呈棕褐色的原因可能是[CuCl2]-_____作用的结果。

②为确证实验4所得的棕褐色溶液中含有[CuCl2]-应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

(6)上述实验说明,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的反应现象与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浓盐酸可有效抑制Fe3水解

B.稀释过程中FeCl3水解程度增大,c(H)增大

C.FeCl3溶液中存在Fe33H2OFe(OH)33H

D.FeCl3溶液显黄色,没有Fe(OH)3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花椒毒素(H)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镇痛、抗炎等作用。由芳香族化合物A为原料合成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ClCH2CH2Cl+HCl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_____(用系统命名法)。

2G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____

3)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E___ (填没有)手性碳。

4)反应⑥的反应类型是 ____ 。

5D的结构简式为 _____

6F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7)芳香族化合物WD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W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面积比为12221。符合上述要求的W____种。

8)有机物M)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设计由邻苯二酚和氯乙酰氯(ClCH2COCl)为起始原料制备有机物M的合成路线____。(无机试剂及有机溶剂任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Fe2Ca2 ClI中的几种离子。根据下方实验操作与现象,推测合理的是

A.取溶液2,加入AgNO3溶液,可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Cl

B.溶液X中一定不含Fe2Ca2

C.溶液X中是否存在K还需要通过焰色反应进一步确认

D.溶液X的溶质为K2CO3K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研小组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糖类(C6H12O6)和O2,X、Y是特殊催化剂型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a极为正极

B. 该装置中Y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X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6CO2+24H++24e-=C6H12O6+6H2O

D. 理论上,每生成22.4L(标准状况下)O2,必有4mol H+由X极区向Y极区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