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 HS-+H+HS- S2-+H+,若向溶液中

A.加硫酸,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B.通入过量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增大

C.通入氯气,溶液pH值增大

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答案】B

【解析】

A、加硫酸电离产生氢离子,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氢硫酸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的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通入二氧化硫平衡向左移动,且反应后生成水,所以溶液的氰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故B正确;

C、氯气和硫化氢反应方程式为Cl2+H2S=S↓+2HCl,通入氯气平衡向左移动,盐酸的酸性大于氢硫酸,所以溶液的pH减小,故C错误;

D、加入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CuSO4+H2S=H2SO4+CuS↓,硫酸的酸性大于氢硫酸,所以氢离子浓度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去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流程如图:

1)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___(填化学式)

2)浸取过程中,可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有___ (任写一条)

3)还原时,若试剂X为一种单质,则X的化学式为___

4)若试剂X选用SO2,写出还原步骤的离子方程式:___

5)常见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表,则该流程中pH应该调节为___(范围)

pH

Al3+

Fe2+

开始沉淀

3.0

5.8

完全沉淀

5.0

8.8

6)从分离出滤渣II后的滤液中得到产品,应进行的操作是___、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 g Mg、Al合金完全溶解在c1 mol/L、V1 L HCl溶液中,产生b g H2。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2 mol/L、V2 L NaOH溶液,恰好使沉淀达到最大值,且沉淀质量为d g。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 与金属反应后剩余盐酸中HCl为(c1V1b) mol

B. c1=

C. 铝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b mol

D. d=a+17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碳酸钠和偏铝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

B.当加入盐酸时,开始有二氧化碳生成

C.M点时,溶液中沉淀的质量为

D.当加入盐酸时,氢氧化铝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中的曲线纵坐标为沉淀或气体的量,横坐标为加入物质的量,其中错误的是

A.表示向含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关系曲线

B.表示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产生沉淀量的关系曲线

C.表示向NaOH的混合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气体的关系曲线

D.表示向氯化铝和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沉淀量的关系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铜版印刷中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2)56滴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到25mL沸水中,继续加热,得红褐色液体.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3)100mL硫酸铝铵溶液中逐滴滴入溶液.随着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物质的量n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请认真思考,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OA段: ______

OB段: ______

BC段: ______

CD段: ______

②当离子恰好全部沉淀时,生成物质的量为 ______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

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

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

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 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 25 ℃时反应Ni(CO)4(g) 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0.5

C. 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0.5 mol/L,则此时v>v

D. 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向10 mL 0.40 mol·L-1 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FeCl3溶液,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所示。

t / min

0

2

4

6

V(O2) / mL

0

9.9

17.2

22.4

资料显示,反应分两步进行:

2Fe3++ H2O2 2Fe2++O2↑+2H+

H2O2 + 2Fe2++2H+ 2H2O+2Fe3+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 = 3.33×10-2 mol·L-1·min-1

B. Fe3+的作用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C. 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

D. 反应2H2O2(aq)2H2O(l) + O2(g)的△H =E1-E2 < 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