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IO3-离子的立体构型的名称为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

2HIO4的酸性强于HIO3,其原因为____

3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晶胞如图。晶胞的棱长为a=0.446nm,晶胞中KI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KI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nm,与K紧邻的O的个数为____

【答案】三角锥形 sp3杂化 HIO4中的非羟基氧原子数目更多,使得I的正电性更高,导致IOHO的电子向I偏移,羟基更容易电离出H+,酸性更强 ×0.446nm0.386nm 12

【解析】

(1)I3+的中心碘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所以I3+离子的价电子对构型为正四面体,但是由于孤对电子的存在,其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故答案为:三角锥形;sp3杂化;

(2)HIO4I的正电性更高,导致IOH0的电子向I偏移,更容易电离出H+,酸性更强,所以HIO4的酸性强于HIO3,故答案为:HIO4中的非羟基氧原子数目更多,使得I的正电性更高,导致IOHO的电子向I偏移,羟基更容易电离出H+,酸性更强;

(5)由晶胞图可知,K原子处于顶角,I原子处于体心,两者的最近距离为立方体体对角线的一半,即×0.446nm0.386nm;由晶胞可知,与K原子紧邻的氧原子,在三个坐标平面中各有4个,所以共12个氧原子,故答案为:×0.446nm0.386nm1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氨气与适量氯气混合反应可生成NH4Cl(岩脑砂的主要成分)和一种无污染的气体。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模拟该反应,请回答相关问题。

A B

C D

(1)该实验中所需的氯气是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

(2)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ABC装置中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D装置,将适量氨气与氯气充分混合,氨气应从__________ 通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4)现取岩脑砂进行NH4Cl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岩脑砂,与足量的氧化铜混合,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已知:2NH4Cl+3CuO3Cu+N2↑+2HCl↑+3H2O

①为顺利完成有关物理量的测定,请完善下列表格。

测量时间点

反应前

反应后

测量内容

________________

当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 现象时停止加热,冷却,称量H装置的总质量

②如果不用H装置,测出NH4Cl的含量将 _____ (偏高”“偏低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下的反应为SO2(g)+O2(g)SO3(g) H=-98 kJ·mol-1。开始时在100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0 mol SO2(g)10.0 mol O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热量196 kJ,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A.1B.3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氯化二硫(S2Cl2),非平面结构,常温下是一种黄红色液体,有刺激性恶臭,熔点80℃,沸点135.6℃,对干二氯化二硫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氯化二硫的电子式为

B.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二氯化二硫属于非极性分子

D.分子中SCl键能小于SS键的键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 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B. 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

C. 冶炼Zn的反应方程式为:ZnCO3+2CZn+3CO↑

D. 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如图表示N2OPt2O+表面与CO反应转化成无害气体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O转化成无害气体时的催化剂是Pt2O2+

B.1mol Pt2O+转化为Pt2O2+得电子数为3NA

C.将生成的CO2通人含大量SiO32-Na+Cl-的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D.1g CO2 N2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电子数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NaOH反应的中和热△//=-57.3kJ/mol,则H2SO4Ca(OH)2反应的中和热2×(57.3)kJ/mol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1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液25mL,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忽略反应中的溶液体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AB段发生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的气体是H2

B.由此推断该条件下,氧化性:NO3-强于Fe3

C.OA段与BC段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1

D.C点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磷酸铁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放电时的反应为:LixC6+Li1-xFePO4=6C+LiFePO4 。某磷酸铁锂电池的切面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Li+脱离石墨,经电解质嵌入正极

B.隔膜在反应过程中只允许Li+ 通过

C.充电时电池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LiFePO4-xe-= Li1-xFePO4+xLi+

D.充电时电子从电源经铝箔流入正极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