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N-和Cr2O72-等离子,需经污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污水处理厂拟用下列流程进行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CN-被ClO-氧化为C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的反应为S2+Cr2O72-+H+SO42-+Cr3++H2O(未配平), 则每消耗0.4 molCr2O72-转移转移____mol e-。
(3)含Cr3+废水可以加入熟石灰进一步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25 ℃下,将a mol·L-1的NaCN溶液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测得溶液pH=7,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HCN的电离常数Ka=____。若25 ℃时将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N、H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则关于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此溶液一定有c(Na+)+c(H+)=c(OH-)+c(CN-)
b.此溶液一定有c(Na+)=c(HCN)+c(CN-)
c.混合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一定大于该温度下纯水的电离程度
d.此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的pH变化不大
(5)除去废水中的阳离子:取水样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继续加至不再产生蓝色沉淀为止,再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溶液,蓝色沉淀转化成黑色沉淀。该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N-+ClO-CNO-+Cl- 2.4 调节废水的pH,使其转化成Cr(OH)3沉淀进而除去(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00a-1)×10-7 mol·L-1 b Cu2++2OH-Cu(OH)2↓ Cu (OH)2(s)+S2-(aq)CuS(s)+2OH-(aq)
【解析】(1)步骤②中,碱性条件下,CN-离子与Na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NO-、Cl-离子,离子反应为:CN-+ClO-═CNO-+Cl-;(2)步骤④的反应为S2+Cr2O72-+H+SO42-+Cr3++H2O(未配平),根据0.4 mol Cr2O72-等转化为Cr3+,铬元素化合价降低3价,0.4molCr2O72-共得到了0.4×(2×3)mol=2.4mol;(3)含Cr3+废水可以加入熟石灰进一步处理,目的是调节废水的pH,使其转化成Cr(OH)3沉淀进而除去(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由电荷守恒c(Na+)+c(H+)=c(OH-)+c(CN-)+c(Cl-)及pH=7,可知c(H+)=c(OH-)=10-7 mol·L-1,c(CN-)=c(Na+)-c(Cl-)=a/2mol·L-1-0.01/2mol·L-1,再根据物料守恒:c(CN-)+c(HCN)=c(Na+)=a/2mol·L-1;Ka﹦c(H+).c(CN-)/c(HCN)=
= (100a-1)×10-7 mol·L-1;若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N、H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后得溶液中c(HCN)=0.05 mol·L-1,c(NaCN)=0.05 mol·L-1,溶液呈碱性,说明NaCN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a、据电荷守恒可知c(H+)+c(Na+)=c(CN-)+c(OH-),此溶液一定有c(Na+)+c(H+)=c(OH-)+c(CN-),故a正确;b.由物料守恒可知c(HCN)+c(CN-)=0.1mol·L-1,所以c(HCN)+c(CN-)=2c(Na+),故b错误;c.若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N、H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后得溶液中c(HCN)=0.05 mol·L-1,c(NaCN)=0.05 mol·L-1,溶液呈碱性,说明NaCN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混合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一定大于该温度下纯水的电离程度,故c正确;d.若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N、H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形成缓冲溶液,此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抑制水解,促进电离,加入盐酸抑制电离促进水解,溶液酸碱性变化不大,所以溶液的pH变化不大,故d正确;故选b。(5)蓝色沉淀为Cu(OH)2,CuS(s)比Cu(OH)2(s)更难溶,发生了沉淀的转化,反应方程式为:Cu2++2OH-Cu(OH)2↓ (7). Cu (OH)2(s)+S2-(aq)CuS(s)+2OH-(aq)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t1℃~t2℃,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在t2℃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至t2℃时,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2O2、NaClO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B. 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C. D2O和T2O含有同种元素
D. 氯气与NaOH反应的过程中,同时又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C+和D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B与E属于同一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上述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由上述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甲可以发生如图1反应:
①若乙具有漂白性,则乙的电子式为________.
②若丙的水溶液是强碱性溶液,则甲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若乙为二元弱酸,丙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则乙的名称为_______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丙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________.
④乙遇空气变为红棕色,有同学认为“浓硫酸可以干燥气体甲”,为验证其观点是否正确.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时,分液漏斗中应加入________(填试剂名称).实验过程中,浓硫酸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溶液变为红棕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开发新能源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其中甲醇、乙醇、甲烷都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1)已知:①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1366.8kJ/mol
②2CO(g)+O2(g)=2CO2(g) ΔH2=-566.0kJ/mol
③H2O(g)=H2O(l) ΔH3=-44 kJ/mol。
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利用甲醇燃烧反应设计一个燃料电池。如下图1,用Pt作电极材料,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充入甲醇和氧气。
①写出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利用该燃料电池提供电源,与图1右边烧杯相连,在铁件表面镀铜,则铁件应是_______极(填“A”或“B”);当铁件的质量增重6.4g时,燃料电池中消耗氧气的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L。
(3)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如上图2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入量为1 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解池的电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法拉第常数F=9.65×l04C/ mol),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_____L(标准状况)。
(4)电解法可消除甲醇对水质造成的污染,原理是:通电将Co2+在阳极氧化成Co3+,生成的Co3+将甲醇氧化成CO2和H+(用石墨烯除去Co2+),现用如图3所示装置模拟上述过程,则Co2+在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O
B. 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H2O
C. 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
D.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 e-
B.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C. 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
D. 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