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研究发现,硝酸越稀,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适量的铁铝合金与足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没有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 mol/LNaOH 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O处溶液中的阳离子为:H+、Fe2+、Fe3+、Al3+

B. DE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

C. 合金中,n(Al)=0.008mol

D. 欲测定F点沉淀的质量,实验步骤是: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OC段发生的是酸碱中和,说明硝酸过量,溶液中不可能有Fe2+,故A错误;B.DE段滴加的NaOH溶液与溶液中的NH4+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故B正确;C.由图可知,据EF段发生Al(OH)3+OH-=AlO2-+2H2O,且DE段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为2mL,可知n[Al(OH)3]=4.0mol/L×0.002L=0.008mol,根据铝元素守恒,故混合金属中n(Al)=0.008mol,故C正确;D.欲测定F点沉淀的质量,应将互不相溶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并洗涤沉淀附着的杂化,再干燥称量,故实验步骤是: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故D正确;答案为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微粒中,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作氧化剂的是

A. F-Br-S2- B. Fe3+MnO4NO3

C. Cl2HClOMg D. ClO-Cl-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了分析某AlN样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NaOH溶液反应)中 AlN的含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

【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1)上图装置中,U形管B中所装固体为________,C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闭K1打开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上述装置还存在____________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方案2】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

(4)步骤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的操作中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_________。AlN的纯度是__________(用m1、m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SO2+O22SO3 H=-196.6kJ/mol

B.C(s)+O2(g)CO2(g) H=+393.5kJ/mol

C.50030MPa0.5molN2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

D.2.00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出99.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 H=-2589.6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2.0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题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为

若将所得溶质在低温低压条件下蒸干,所得固体物质(不带结晶水)的质量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丙中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实验

试剂甲

试剂乙

试剂丙

丙中的现象

A

70%硫酸

Na2SO3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浓盐酸

KMnO4

含酚酞的NaOH溶液

溶液褪色

C

稀盐酸

CaCO3

BaCI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D

浓氨水

CaO

AlCl3

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Think.Eat.Save. ——思前、食后、厉行节约。爱护环境,呵护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下列现象与污染源对应不正确的是

A. 酸雨——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 B. 光化学烟雾——氮的氧化物

C. 臭氧空洞——氟氯烃(即氟利昂) D. 温室效应——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合碱式碳酸镁[4MgCO3·Mg(OH)2·4H2O],又称轻质碳酸镁。常利用菱镁矿质量含量为碳酸镁90%,碳酸钙10%碳化法制取:

1)根据下列表格数据,选择消化反应的最佳温度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化温度/℃

30

40

50

60

70

80

90

转化率/%

50.3

58.2

85.1

85.2

90.7

91.2

91.5

2)碳化反应可生成Mg(HCO3)2,生成Mg(HCO3)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流程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碳化反应提供二氧化碳源。

4)有工艺设计利用卤水碳化法制取轻质碳酸镁:

①卤水中含有Fe2+Mn2+,当其浓度小于1×10-5mol·L-1,可以认为完全除去。常温时当调节溶液PH9.5,此时Mn2+小于__________mol·L-1,不会沉淀出来。

物质

Mg(OH)2

Fe(OH)3

Fe(OH)2

Mg(OH)2

Ksp

10-11

10-39

10-17

10-14

②如果把Fe2+转化为Fe3+,从环境角度选择最合适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

ACa(ClO)2 BCl2 CH2O2 DHNO3

③下列方案中,较好的为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碳、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对于环境的改善有重大意义。

(1)氧化还原法消除NOx的转化如下:

已知:NO(g)+O3(g)=NO2(g)+O2(g) △H=-200.9kJ/mol

2NO(g)+O2(g)=2NO(g) △H=-116.2kJ/mol

则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设想将CO按下列反应除去:2CO(g)=2C(s)+O2(g) △H>0,请你分析该设想能否实现?______(填“是”或“否”) ,依据是_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CO可与粉末状的氢氧化钠作用生成甲酸钠。已知常温时,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70×10-4

① 甲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请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

② 向20mL 0.1mol/L的甲酸钠溶液中滴加10ml 0.1mol/L的盐酸,混合液呈______性(填“酸”或“碱”),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4)活性炭也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000molNO和2.030mol固体活性炭,生成A、B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 200℃时,平衡后向恒容容器中再充入0.1molNO,再次平衡后,NO的百分含量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计算反应体系在335℃ 时的平衡常数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