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O与Na2O2反应制备NaNO2。设计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好仪器后,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
(2)装置A的产生的气体成分______。
(3)反应前,用N2将装置B、C、D中的空气排净,目的是______;反应后B中溶液变蓝的原因是______(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4)装置D中除生成NaNO2外,还有另一种杂质是______;若撤除装置C还能产生杂质是______;为了防止以上情况,可以把装置C改为______(填试剂和仪器名称)。
(5)一定条件下,NH4+可以处理含NO2-的废水,生成无毒的气体。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6)已知装置E中试剂X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其作用是______。
【答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O2和NO2 防止空气中氧气、水等对实验的干扰 3Cu+8HNO3=3Cu(NO3)2+2NO↑+4H2O NaOH Na2CO3 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 NH4++NO2-= N2↑+2H2O 出去剩余的NO
【解析】
木炭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的CO2、NO2混合气体通入B中,NO2可以和H2O反应生成HNO3和NO,金属Cu和稀HNO3反应生成NO,然后经过NaOH溶液,将其中的CO2吸收,防止干扰实验,此时剩余的气体是NO,最后在D中检验NO和Na2O2是否反应,若发生反应则淡黄色固体Na2O2变为白色固体。装入药品后,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滴加浓硝酸,点燃酒精灯,这样可以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NO被空气中O2氧化为NO2。
(1)组装好仪器后,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为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CO2和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4HNO3(浓)CO2↑+4NO2↑+2H2O,所以装置A的产生的气体成分为CO2和NO2,故答案为:CO2和NO2。
(3)实验时先通一段时间的氮气,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氧气、水等对实验的干扰,然后滴入浓硝酸,点燃酒精灯;反应后B中溶液变蓝是因为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铜离子为蓝色,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氧气、水等对实验的干扰;3Cu+8HNO3=3Cu(NO3)2+2NO↑+4H2O。
(4)由于NO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进入装置D是会代入水蒸气,水蒸气会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所以生成的固体物质应该含有氢氧化钠,若撤除装置C,那么二氧化碳也会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为了防止以上情况,则改进的方法是用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代替装置C,故答案为:NaOH,Na2CO3,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
(5)根据题中提示,处理含NH4+废水时,生成无毒的气体为氮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故答案为:NH4++NO2-=N2↑+2H2O。
(6)装置E中试剂X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其作用是除去剩余的NO,生成硝酸,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除去剩余的NO。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然气和可燃冰(mCH4·nH2O)既是高效洁净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可燃冰(mCH4·nH2O)属于 晶体。
(2)已知25 ℃、101 kPa 时,1 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5.64 kJ热量,则该条件下反应
CH4(g)+2O2 (g)=CO2 (g)+2H2O (l)的ΔH= kJ/mol
(3)甲烷高温分解生成氢气和碳。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此反应时要通入适量空气使部分甲烷燃烧,其目的是 。
(4)用甲烷空气碱性(KOH溶液)燃料电池作电源,电解CuCl2溶液。装置如图所示:
①a电极名称为 。
②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假设CuCl2溶液足量,当某电极上析出3.2 g 金属Cu时,理论上燃料电池消耗的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空气中O2体积分数约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认真观察下列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PbO2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装置E的目的是在铜上镀银,则X为____,极板N的材料为____。
(4)当装置A中Cu电极质量改变6.4 g时,装置D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____(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15.2 g 铜和镁组成的混合物加入250 mL4.0 mol L-1的稀硝酸中,固体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只有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 L NaOH溶液,此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沉淀质量为25.4 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固体混合物中,Cu和M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 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8 mol·L-1
C. 固体溶解后的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
D. 生成的NO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4.48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已知25℃:
H2S | 一元酸HA |
Ka1=9.1×10—8,Ka2=1.1×10—12, | Ka=9.1×10—10 |
写出H2S与钾盐KA溶液 ( A-表示酸根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磷酸(H3PO2)是一种化工产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①H3PO2是一元弱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H3PO2和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Ag,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NaH2PO2为________(填 “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显______(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_______(填化学式)。
(3)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滴加过程无气体放出)
①写出m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往NH4Al(SO4)2溶液中改加20mL1.2mol/L 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N2、H2和NH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B. c(N2)∶c(H2)∶c(NH3)=1∶3∶2
C. 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形成6 mol N—H键
D. 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H<O,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I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图II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压强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图III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 图III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晌.且乙的温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