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聚硅酸铁是将铁离子引入到活性硅酸而制得的复合型混凝剂。用废铁皮(主要成分FeFe3O4,少量碳)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

(1)废铁渣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所用到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浸需适宜的酸浓度、液固比、酸浸温度、氧流量等条件,其中酸浸温度对铁浸取率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温度(℃)

40

60

80

100

120

铁浸取率(%)

50

62

79

92

83

已知:在一定温度下,Fe3+pH=2开始沉淀,pH=3.7沉淀完全。

酸浸时应控制溶液的pH___________

酸浸时通入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酸浸温度超过100℃时,铁浸取率反而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Fe3+浓度检测是先用SnCl2Fe3+还原为Fe2+;在酸性条件下,再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Fe2+(Cr2O72被还原为Cr3+),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称取2.60 g聚硅酸铁产品,加入硫酸,再加入足量SnCl2,用0.2000 mol/L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消耗K2Cr2O7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则聚硅酸铁产品中铁元素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减小颗粒直径,增大浸取时的反应速率和提高铁浸取率 烧杯、漏斗、玻璃棒 <2 氧化Fe2+Fe3+ 温度超过100℃时,Fe3+水解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导致Fe3+浓度降低 C 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 52%

【解析】

主要成分为FeFe3O4、少量碳的废铁皮粉碎后用工业硫酸溶解,同时通入氧气,其中C不溶于稀硫酸,过滤后所得滤渣为C,而滤液中主要含有Fe3+,经检测Fe3+后,再加入聚硅酸,静置后即可得聚硅酸铁;

(1)对废铁渣进行粉碎的目的:减小颗粒直径,增大浸取时的反应速率和提高铁浸取率,故答案为:减小颗粒直径,增大浸取时的反应速率和提高铁浸取率;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要用漏斗过滤,玻璃棒引流,烧杯接滤液,所以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烧杯、漏斗、玻璃棒;

(3)①因Fe3+pH=2 开始沉淀,pH=3.7 沉淀完全,则酸浸时应调节溶解的pH2,防止溶液pH≥2时将有部分Fe3+沉淀损失,故答案为:<2pH≥2时将有部分Fe3+沉淀损失;

②酸浸时有亚铁离子生成,通入氧气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故答案为:氧化Fe2+Fe3+

③铁离子在水溶液中存在水解,温度升高有利于水解反应的进行,温度超过100℃明显加快了Fe3+水解反应的速率,导致Fe3+浓度降低,故答案为:温度超过100℃明显加快了Fe3+水解反应的速率,导致Fe3+浓度降低;

(4)废铁皮(主要成分FeFe3O4,少量碳),在通氧气的条件下,用硫酸酸浸,FeFe3O4与硫酸反应,而碳不溶解,过滤后滤渣的主要成分为碳,故答案为:C

(5)在酸性条件下,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Fe2+(Cr2O72-被还原为Cr3+),则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由方程式可知,n(Fe2+)=6n(Cr2O72-)=6×0.2000 mol/L×0.020L,则铁元素的百分含量为×100% ≈52%,故答案为: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5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操作主要除去海带灰中难溶于水的固体,它们主要是无机物

B.氧化剂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

C.萃取过程所用有机溶剂可以是酒精或四氯化碳

D.I2易升华,I2的有机溶液难以通过蒸馏法彻底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常见的AJ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示意图(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通常情况下AH为固态金属单质,BD为气态非金属单质,E为淡黄色固体,F为无色液体,J为红褐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H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E+F→D+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G+I→C+J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检验I物质的阳离子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若某氖原子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

B.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

C.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mol

D.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4.0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密度为1.20gmL-1。试计算:.

(1)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2)该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其中含NaOH的质量为___

(4)将取出的10m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

①向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有红色固体析出,过滤。

②取①中滤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性Cu2+>Fe3+

B. ①中所得固体只含铜

C. ①中滤液含有Cu2+和Fe2+

D. ②中不会观察到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初步探究硝酸盐热分解的规律。

(提出猜想)小组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2)2NO2O2 乙:MgONO2O2

丙:Mg3N2O2 丁:MgONO2N2

(1)查阅资料得知,NO2可被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

(实验操作)

(3)设计如图装置,用氮气排尽装置中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加热Mg(NO3)2固体,AB装置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说明有Mg(NO3)2固体分解了,有NO2生成。

(4)有同学提出可用亚硫酸钠溶液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但通入之前,还需在BD装置间增加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

(5)小组讨论后认为即便通过C后有氧气,仅仅用亚硫酸钠溶液仍然难以检验,因为:______,改进的措施是可在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_______

(6)上述系列改进后,如果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排除装置与操作的原因,未检测到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一种香料W

1)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反应试剂与具体反应条件为____

2)上述①~④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

3)检验反应③是否发生的方法是____

4)写出两种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5)设计一条由乙烯制备A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可以任选)____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3 mol NH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________H2O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

20.1 mol/L Al2(SO4)3溶液100mL0.3mol/LK2SO4溶液200mL混合,则所得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混合后,忽略体积变化)

3)相同质量的SO2SO3的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___,体积比_______

4液态化合物在一定量的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l+3O2g=XO2g+2YO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336mL,密度是2.56g/L

①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mL(标准状况),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

②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是316,则XY两元素分别为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