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室制取SO2的反应原理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
(1)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左右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各接口的编号)。
(2)实验时甲仪器的作用与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Ⅰ处滴入浓硫酸与Ⅱ处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Ⅳ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Ⅰ处用大火加热烧瓶时,SO2的转化率会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用n mol 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称得Ⅲ处增重m 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n、m表示)
【答案】 a h i b c f g d 作用是使浓硫酸能顺利地滴入烧瓶中;原理是维持烧瓶内压强与分液漏斗内压强相等 先加热V2O5,后缓缓滴入浓硫酸 有无色(或白色)晶体(或固体)生成 减小 ×100%或
×100%
【解析】(1)装置I制取的SO2与O2经干燥后进入装置II,经过催化氧化后得到SO2、O2及生成的SO3的混合气体;为测定SO2与SO3的量,SO3在装置IV中经过冰水冷凝,而SO2将被随后的装置III中的碱液吸收;故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h i b c f g d;(2)通过维持烧瓶内压强与分液漏斗内压强相等,使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的滴下;(3)SO2的催化氧化是需要在高温下进行的,为提高SO2的转化率,应先加热装置II中的玻璃管,再滴加浓硫酸;(4)冰水的温度低于SO3的熔点,故在IV处可看到冷凝析出的SO3固体;(5)(5)在Ⅰ处用大火加热烧瓶时,SO2的转化率会减小;(6)Ⅲ处增重m g即是部分转化后的SO2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mol,而产生的SO2的总物质的量为n mol,故实验中SO2的转化率(2SO2+O2
2SO3)为
×100%。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种元素中进行的是
A. Cl2+2NaOH=NaCl+NaClO+H2O B. 2KClO32KCl+3O2↑
C. 2KMnO4 K2MnO4+MnO2+O2↑ D. 2H2O
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固体粉末,置于石棉网上,然后向包有过氧化钠的位置滴加少量水,结果脱脂棉剧烈燃烧。
(1)由脱脂棉剧烈燃烧可得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结论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2个结论。实验的操作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图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①H2 ②Cl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 ⑦H2S ⑧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写序号);
(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进入。
(3)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
(4)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使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口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8g某有机物A完全燃烧只生成体积比为1:1(同压同温)的CO2和H2O蒸气,若把它们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加18.6g;等质量的有机物A与0.1 mol乙酸完全发生酯化反应。已知该有机物A蒸气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空气密度的2倍,其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信号峰。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有机物A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完成许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B. 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铁电极移动
C. 若X为碳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碳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铁电极移动
D. 若X为铜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磷酸铁锂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正极材料橄榄石型LiFePO4通过粘合剂附着在铝箔表面,负极石墨材料附着在铜箔表面,电解质为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锂盐。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LiFePO4+6C Li1-xFePO4+LixC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聚合物隔膜是阴离子交换膜;
B. 充电时,Li+ 迁移方向是“由右向左”
C.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FePO4—xe- = Li1-xFePO4 + xLi+
D. 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当转移电子1.25mol时能得到精铜32g,则电子利用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的Na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加水稀释,逐渐增大
B. 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H3COO- + H+ = CH3COOH
C. c点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 d点溶液中c(Na+)=c(Cl-)>c(CH3COOH)>c(CH3COO-)>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3d电子的影响,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
(1)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明显特征是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
① CO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如羰基铁[Fe(CO)5].羰基镍[Ni(CO)4]。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C、O原子都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CO的结构式为 ,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 (填化学式)。
② 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液态Ni(CO)4分子。423K时,Ni(CO)4分解为Ni和CO,从而制得高纯度的Ni粉。试推测Ni(CO)4易溶于下列 。
A.水 B.四氯化碳 C.苯 D.硫酸镍溶液
(2)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镓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Ga的第一电离能却明显低于Zn,原因是 。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e和BBr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