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以煤、石油综合利用的产品为原料合成最常用的增型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生产流程如图:

已知:

①烃A是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组峰的直线型分子;

R—CHO+CH3CHOR—CHO+H2O

③烷基苯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作用下,侧链被氧化成羧基。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煤、石油均为常见的有机物

B.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流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C.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称为煤的干馏,也叫煤的焦化

D.石油催化裂化的过程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化工原料

E.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可通过结构重新调整,使链状烃转化为环状烃

(2)C8H10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和⑤和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___种,所有的这些同分异构体中,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种数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

a.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c.能使FeCl3溶液显色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乙醇为原料制备1—丁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示例如下:CH2=CH2CH3CH2BrCH3CH2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E 邻二甲苯(12—二甲苯)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10 相同 CH3CH2OHCH3CHOCH3CH=CHCHOCH3CH2CH2CH2OH

【解析】

根据信息提示,利用产物结构逆向推理反应物结构;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解答。

根据产物逆推DF分别为CH3CH2CH2CH2OH,则C8H10为邻二甲苯,被氧化得到邻苯二甲酸,由于D的丁醇则逆向推断出C是丁醛,又根据信息提示②可知,B为乙醛,加上烃A是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组峰的直线型分子,所以A为乙炔;

(1)煤、石油均为混合物,故A错误;煤中不含苯和甲苯,故B错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的过程称为煤的干馏,故C错误;石油的催化裂化是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和柴油等的过程,催化裂解,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对石油烃类进行了高温裂解来生产乙烯、丙烯、丁烯等低碳烯烃的过程,故D错误;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可通过结构重新调整,使链状烃转化为环状烃,故E正确,

故答案为E

(2)由上述分析可知C8H10为邻二甲苯,

故答案为:邻二甲苯;

(3) 反应③是将丁醛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转化成丁醇,反应⑤是邻苯二甲酸与丁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水,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4)反应反应⑤是邻苯二甲酸与丁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水,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满足条件的结构及在苯环上连1—COOH1—OH1—CHO,共10个同分异构体,均为6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故答案为:10,相同;

(6) 首先乙醇转化成乙醛,根据信息提示②,乙醛转化为2—丁烯醛,最后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丁醇,

故答案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2H2O2三种气体,以下各种情况下排序正确的是( )

A. 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密度:ρH2)>ρN2)>ρO2

B. 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H2)>pN2)>pO2

C. 当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O2)>VN2)>VH2

D. 当它们的压强和体积、温度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H2)>mN2)>m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反应中,单质只作氧化剂的是

A.2F2+2H2O4HF+O2

B.Cl2+2NaOHNaCl+NaClO+H2O

C.2Na+2H2O2NaOH+H2

D.H2+CuOH2O+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LiPF6SO(CH3)2为电解质的高能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Li+FeS=Fe+LiS,用该电池为电源进行如图的电解实验,电解一段时间测得甲电池产生标准状况下H24.48L。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Y电极为高能锂电池的负极从隔膜中通过的离子数目为0.4NA

B. 电解池中换成阴离子交换膜,总反应不发生变化

C. 若电解过程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电解后甲池中溶液浓度为4mol/L

D. 电源正极反应式为:FeS+2Li++2e-=Fe+Li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烷、乙烯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以乙烷(C2H6)为原料,用传统的热裂解法或现在的氧化裂解法制取乙烯:

C2H6(g)=C2H4(g) +H2(g) ΔH1=+136kJ/mol

2C2H6(g)+O2(g)=2C2H4(g)+2H2O(g) ΔH2=-220kJ/mol

已知上述反应中部分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能

H-H(g)

H-O(g)

O=O(g)

键能( kJ/mol)

436

a

496

由此计算a=_________

(2)甲烷可用于消除氮氧化物NO2CH4(g)+2NO2(g)N2(g)+CO2(g)+2H2O(g),在温度为T1T2时,分别降0.5molCH41.2molNO2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温度

物质的量

时间/min

0

10

20

40

50

T1

n(CH4)/mol

0.50

0.35

0.25

0.10

0.10

T2

n(CH4)/mol

0.50

0.30

0.18

x

0.15

①温度为T1时,0—10minNO2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判断T1 _________T2(”““=”),当温度为T2时反应进行到40min时,x_______0.15(”““=”),该反应为_________(放热吸热”)反应。

③单位时间内形成C—H键与形成C==O氧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④温度为T2时,若相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0.5molCH41.2molNO2,重新达到平衡时,n(N2)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乙烯完全燃烧均生成CO2,常温下H2CO3H++HCO3- Ka1=4.3×10-7HCO3-H++CO3-2- Ka2=5.6×10-11NH3·H2ONH4++OH- Kb=1.8×10-5;用氨水吸收CO2生成NH4HCO3溶液,则NH4HCO3溶液显_________(酸性”“碱性中性”),计算反应NH4++HCO3-+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钴、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

(1) 请补充完基态Co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Ar]_________ Co2+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 Na3[Co(NO2)6]常用作检验K+的试剂, 配位体NO2的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 空间构型为_____。大π键可用符号 表示, 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 n为各原子的单电子数(形成σ键的电子除外)和得电子数的总和 (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则NO2中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____

(3) 配合物[Cu(En)2]SO4的名称是硫酸二乙二胺合铜() 是铜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其中 En 是乙二胺(H2NCH2CH2NH2)的简写。

①该配合物[Cu(En)2]SO4N O Cu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②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 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 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金属Cu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 其配位数为______ 铜的原子半径为a nm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Cu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 将稀 HCl溶液滴加到等浓度的弱碱 AOH溶液中, 测得混合液的 pHlg[C(AOH)/C(A+)] 的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 a点表示未加盐酸时的数据, e点表示 HCl AOH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常温下, A+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1.0×1010

B. e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 106.23mol/L

C. c 溶液中的 n(A+)+n(AOH)等于点 e溶液中的 n(Cl)

D. d溶液中: c(Cl)> c(AOH)>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1.2L二氧化硫所含的氧原子数等于NA

B. 0.5molH2O所含的电子数为9NA

C. 8.0gCu2SCuO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0.1NA

D. 300mL2mol·L-1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原子序数小于20的A,B,C,D,E,F6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和C的价电子数相同,B和D的价电子数也相同,且A和C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1/2;C,D,E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E原子的p轨道上电子数比D原子的p轨道上多一个电子;6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F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多且和A处于同一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C和E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基态F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2D的电子式________,其分子中________(填“含”或“不含”)σ键,________(填“含”或“不含”)π键。

(4)A,B,C共同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