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Ca2+ | Mg2+ | Fe3+ | ||
开始沉淀的pH | 11.9 | 9.1 | 1.9 | |
完全沉淀的pH | 13.9 | 11.1 | 3.2 | |
已知:室温条件下BaC2O4和CaC2O4均为沉淀,但BaC2O4的溶解度相对较大
(1)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制1mol/L盐酸,下列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是_____
a.容量瓶 b.量筒 c.烧杯d.滴定管
(2)为了加快毒重石的酸浸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3)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8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滤渣Ⅱ中含________(填化学式)。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Ⅳ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
【答案】 d 研磨成粉、加热、搅拌 使Fe3+形成Fe(OH)3沉淀而除去 Mg(OH)2、Ca(OH)2 H2C2O4过量会导致形成BaC2O4沉淀产品产量减少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解析】
制备BaCl22H2O的流程: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加盐酸溶解,碳酸钡和盐酸反应:BaCO3+2H+=Ba2++CO2↑+H2O,加入氨水,调pH为8,Fe3+完全沉淀时的pH为3.2,只有Fe3+完全沉淀,滤渣I为Fe(OH)3,溶液中主要含Ca2+、Mg2+、Ba2+,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12.5,Ca2+完全沉淀时的pH为13.9,Mg2+完全沉淀时的pH为11.1,Mg2+完全沉淀,Ca2+部分沉淀,滤渣Ⅱ中含Mg(OH)2、Ca(OH)2;溶液中主要含Ca2+、Ba2+,加入H2C2O4,得到CaC2O4沉淀,除去Ca2+,BaCl2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BaCl22H2O;
(1)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制1mol/L的盐酸,需计算出浓盐酸的体积,需用量筒量取,浓盐酸稀释为稀盐酸,需用烧杯作为容器稀释,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定容时需要使用容量瓶,则不需要滴定管,故答案为d;
(2)采取将毒重石研磨成粉、加热、搅拌等措施,均可提高毒重石的酸浸速率;
(3)根据流程图和表中数据可知:Fe3+完全沉淀时的pH为3.2,加入氨水,调pH为8,Fe3++3NH3H2O=Fe(OH)3↓+3NH4+,Fe3+完全沉淀,滤渣I为Fe(OH)3,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12.5,Ca2+完全沉淀时的pH为13.9,Mg2+完全沉淀时的pH为11.1,Mg2+完全沉淀,Ca2+部分沉淀,滤渣Ⅱ中含Mg(OH)2、Ca(OH)2,溶液中主要含Ca2+、Ba2+,室温条件下BaC2O4和CaC2O4均为沉淀,但BaC2O4的溶解度相对较大,加入H2C2O4先形成CaC2O4沉淀,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防止CaC2O4沉淀完全后,过量的H2C2O4会导致生成BaC2O4沉淀,产品的产量减少;
(4)操作Ⅳ的目的是从溶液中获得BaCl22H2O,可采取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利用含银废料(主要含有AgNO3和AgCl)制取硝酸银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向废液中加入足量的NaCl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并洗涤干净。
步骤2:将沉淀放入烧杯,并放入铝片,再加入20%的Na2CO3溶液至浸没固体,加热搅拌,至沉淀变为灰白色[含有Ag、Al(OH)3和少量仍未反应的AgCl]。取出铝片,过滤并洗涤沉淀。
步骤3:……
(1)步骤1中检验所加NaCl溶液已经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步骤2加热时还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冰水洗涤、干燥,得到硝酸银晶体(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硝酸、冰水)。
(3)已知:Ag++SCN-=AgSCN↓(白色)。实验室可通过如下过程测定所制硝酸银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称取2.000g制备的硝酸银样品,加水溶解,定容到100mL。溶液配制过程中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
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酸化后滴入几滴铁铵钒[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再用0.1000 mol·L-1NH4SCN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③重复②的操作两次,所用NH4SCN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9.00mL。则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反应A(g) + 3B(g)2C(g) + D(g),若在某时间段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1·min-1,则在此时间段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 0.5 mol·L-1·min-1B. 2 mol·L-1·min-1
C. 3 mol·L-1·min-1D. 1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橡皮筋在拉伸和收缩状态时结构如图。在其拉伸过程中有放热现象。25℃、101 kPa时,下列过程的焓变、熵变和自发性与橡皮筋从拉伸状态到收缩状态一致的是()
A. CaCO3=CaO+CO2↑ B. NaOH的溶解
C. 2H2+O2=2H2O D.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两种成分:
完成下列填空:
(1)甲中的含氧官能团的电子式为____,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
其中反应Ⅰ的反应类型为___,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类型为___。设计反应Ⅰ、Ⅱ的目的是___。
(3)欲检验乙中的碳碳双键,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不选其他选项的原因:____。
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溴的CCl4溶液 d.银氨溶液
(4)乙经过氢化、氧化得到丙(),丙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苯环上有一个取代基的所有酯类的同分异构体____,写出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一种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③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④中产生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⑤中的现象见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能体现出SO2还原性的实验序号是____。
(4)实验结束后需要通入N2,其目的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由P、S、Cl、Ni等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P、S、Cl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
(2)SCl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该分子构型为_____。
(3)Ni与CO能形成配合物Ni(CO)4,该分子中配位键个数为____;以“—”表示σ键、“→”表示配位键,写出Ni(CO)4分子的结构式____。
(4)已知MgO与NiO的晶体结构(如图)相同,其中Mg2+和Ni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6 pm和69pm。则熔点:MgO_____NiO(填“>”、“<”或“=”),理由是____。
(5)若NiO晶胞中离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1,0),则C离子坐标参数为____。
(6)金刚石晶胞含有___个碳原子。若碳原子半径为r,金刚石晶胞的边长为a,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则r= ______a,列式表示碳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____(请用r和a表示不要求计算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X最多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 X在一定条件下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 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D. 1 mol X分别与足量的Na、NaOH溶液、NaHCO3溶液反应,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4 mol、1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W
B.对应简单离子的半径:W>Z
C.化合物XZW中既含离子键也含共价键
D.Y的氧化物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