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图1: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
B. 图2: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C. 图3: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D. 图4:验证酸性强弱H2SO4>H2CO3>H2SiO3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
C.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 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NaC1O3和NaI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于烧瓶中,滴入适量硫酸,并水浴加热,反应后测得NaC1O3和NaI恰好完全反应,生成I2、Na2SO4和H2O,并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则X为
A. Cl2 B. Cl2O C. Cl2O3 D. ClO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转移电子数守恒得,1molNaI中的碘元素由-1价生成单质碘,化合价升高转移1mol电子,故NaClO3中的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转移1mol电子,故X气体中氯元素的价态为+4价,答案选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题型】单选题
【结束】
25
【题目】把4.48LCO2通过一定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后收集到3.36L气体(气体的测量均在标准状况下),所得气体的总质量是
A. 3.2g B. 4.8g C. 5.4g D. 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有一包铁粉和铜粉混合粉末,为确定其组成,现提供4mol/L的FeCl3溶液(其他用品略),某合作学习小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如下(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
A. 第①组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Fe3+)=2.0 mol/L
B. 第②组剩余固体是铜铁混合物
C. 第④组反应后的滤液中c(Fe2+)=5 mol/L
D. 原混合粉末中n(Fe):n(Cu)=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一定量的铁与足量的稀H2SO4及足量的CuO制单质铜,有人设计以下两种方案:
①Fe H2 Cu , ② CuO CuSO4 Cu 。
若实验过程中,根据一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规则进行操作,则对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作比较,正确的是
A. 相等 B. ①多 C. ②多 D. 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酸锰可用于饮料营养强氧化剂和媒染剂。其生产原材料软锰矿(MnO2)、菱锰矿(MnCO3)中常混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镁等杂质,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1)硫酸锰晶体和硫酸镁晶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各离子完全沉淀的pH:Fe3+为3.5,Fe2+为9.5,Mn2+为10.8,Mg2+为11.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试剂A应该选择H2O2,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
B. 试剂A应该选择氨水,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
C. 操作Ⅰ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趁热过滤、洗涤等步骤,洗涤时可用稀硫酸作洗涤液
D. 通过操作Ⅰ得到MnSO4·H2O的过程中,包括蒸发结晶,在蒸发结晶时,温度应该高于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在20ml 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 示,有关粒子浓度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A点:c(Na+)﹥c(OH-)﹥c(CH3COO-)﹥c(H+)
B. 在B点:c(Na+) ﹦c(CH3COO-) ﹥c(OH-)﹦c(H+)
C. 在C点:c(CH3COO-)﹥c(Na+)﹥c(H+) ﹥c(OH-)
D. 在C点:c(CH3COO-)+c(CH3COOH)﹦2 c(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12.8g铜片加入到1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铜片完全溶解,产生NO和NO2的混合气体4.48L(标准状况下);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00ml、2mol/L NaOH溶液,能使溶液中的Cu2+恰好完全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后溶液中剩余NO3-的物质的量为0.4mol
B. 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C. 铜片与硝酸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0.4mol
D. 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