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图所示,测定中和热时,大小两烧杯间填满碎纸条或泡沫塑料的目的是固定小烧杯

B. 若用50 mL 0.5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 mL 0.50 mol·L1的盐酸和50 mL 0.50 mol·L1的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不相等

C. 为了简化装置,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的环形玻璃搅拌棒可以由温度计代替

D. 中和热测定实验也可以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D

【解析】

中和热是稀的强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中和热的测定中需要测量酸、碱的初始温度,以及酸碱混合后的最高温度,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操作。

A项、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A错误;

B项、中和热是稀的强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相等,故B错误;

C项、温度计不能用于搅拌溶液,所以实验中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用温度计代替,故C错误;

D项、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硫酸是强酸,则中和热测定实验也可以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A. 明矾溶液加热 B. CH3COONa溶液加热

C. 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 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型可控电池——锂水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极发生的反应:2H2O2e=H22OH

B.有机电解质和水溶液不可以互换区域

C.理论上外电路中每转移1 mol电子,负极消耗的质量为7 g

D.若该电池可以充电,充电时碳极接外加电源的负极,锂极接外加电源的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该历程中决速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方程式两边若有相同物料不用约简)。水煤气变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

2t1℃时,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H2O,发生水煤气变换反应,容器中各物质浓度(单位:mol·L-1)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CO

H2O

CO2

H2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c3

5

0.116

0.216

0.084

6

0.096

0.266

0.104

①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为__

56min时间段内,平衡移动方向为__(填“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平衡移动的原因是__(填字母编号)。

a.增加了H2O(g)的量 b.增加氢气浓度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t2℃时(t2t1),在相同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时,CO浓度__c1(填“>”“<”或“=”)。

3)已知反应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是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若T1时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0.5,则T1FeO(s)+H2(g)Fe(s)+H2O(g)的平衡常数为__

4)水煤气可做燃料电池的燃料。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极A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__。假设催化炉产生的CO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电极A处产生的CO2有部分参与循环利用,其利用率为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铍铜是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级弹性元件的良好合金。某科研小组从某废旧铍铜元件(25%BeO71%CuS、少量 FeS SiO2)中回收铍和铜两种金属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铍、铝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常温下部分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表:

难溶物

Cu(OH)2

Fe(OH)3

Mn(OH)2

Ksp

2.2×10-20

4.0×10-38

2.1×10-13

(1)滤液A的成分除 NaOHNa2BeO2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反应INa2BeO2,与过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从滤液C 中提纯纯BeCl2,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___(填字母)

a.加入过量的氨水 b.通入过量 CO2 c.加入过量NaOH溶液 d.加入适量HCl e.洗涤 f.过滤

(3)MnO2能将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写出反应Ⅱ中CuS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若用浓HNO3溶解金属硫化物,缺点是________(任写一条)

(4)滤液Dc(Cu2+)= 2.2 molL-1c(Fe3+) = 8.0×10 -3molL-1c(Mn2+)= 0.01molL-1,逐滴加入 Na2CO3溶液调节pH 可将其转变成氢氧化物依次分离,首先沉淀的是______ (填离子符号)。为使铜离子开始沉淀,常温下应调节溶液的pH____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①用pH试纸测某溶液的酸碱性

B.实验室用图②所示装置若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又变黑,则能比较Ksp(AgCl)Ksp(Ag2S)

C.实验室用图③所示装置证明酸性:H2SO4>H2CO3>H2SiO3

D.图④可由AlCl3饱和溶液制备AlCl3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HClO中所含H—Cl键的数目为NA

B. 8.8g乙酸乙酯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4NA

C. 1.2gC与0.1molCO2在高温下充分反应生成的CO分子数为0.1NA

D. 标准状况下,1L0.1mol·L-1HCl溶液中滴加氨水至pH=7,溶液中的数目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处理烟气中 SO2 常采用两种方法:碱液吸收法和水煤气还原法。

.碱液吸收法

25℃时,Kb(NH3·H2O)1.8×105H2SO3Ka11.5×102Ka21.0×107Ksp(CaSO4)7.1×105

1步:用过量的浓氨水吸收 SO2,并在空气中氧化;

2步:加入石灰水,发生反应 Ca22OH2NH4SO42CaSO42NH3·H2O K

(1)25℃时,0.1 mol·L1(NH4)2SO3 溶液的 pH_____(“>”“<””)7

(2)计算第2步中反应的 K_____

.水煤气还原法

已知:①2CO(g)SO2(g)=S(l)2CO2(g) ΔH1=-37.0 kJ·mol1

2H2(g)SO2(g)=S(l)2H2O(g) ΔH2=+45.4 kJ·mol1

CO 的燃烧热ΔH3=-283 kJ·mol1

(3)表示液态硫(S)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反应②中,正反应活化能 E1_____(“>”“<””)ΔH2

(5)在一定压强下,发生反应①。平衡时SO2的转化率α(SO2)与投料比的比值[y]、温度 T 的关系如图所示。

比较平衡时CO的转化率α(CO)N_____M。逆反应速率:N_____P(“>”“<””)

(6)某温度下,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H22 molCO2molSO2发生反应①、②,第5min时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中CO2H2O(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6 mol1.8 mol

①该温度下,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_____

②其他条件不变,在第 7 min 时缩小容器体积,SO2的平衡浓度_____(增大”“减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①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SO2

B.用②装置蒸干饱和AlCl3溶液制备AlCl3晶体

C.用③装置加热NH4Cl固体制取NH3

D.用④装置分离乙酸乙酯与水的混合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