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 活动性:Al>Fe>Cu |
B |
| 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产物是NO |
C |
|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D |
| 装置气密性良好 |
A.AB.BC.C
D.D
【答案】B
【解析】
A.Ⅰ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说明铁作正极、而铝作负极,说明活动性:Al>Fe;Ⅱ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说明铜作正极、而铁作负极,活动性Fe>Cu,综上所述,活动性:Al>Fe>Cu,A所得结论正确;
B. 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不能说明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产物是NO,因为即使生成二氧化氮,在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时,也会与水反应生成NO,故B所得结论是错误的;
C.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浓度较小的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再向该试管中加和饱和的硫氰化钾溶液,试管b比试管a中溶液的红色深,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所得结论正确;
D. 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发现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烧瓶内液面且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D所得结论正确。
故选B。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溶液中存在平衡:Ca(OH)2(s)Ca2+(aq)+2OH-(aq) ΔH<0,下列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能增大钙离子的浓度
③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钙离子,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④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
⑤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
⑥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
A.①⑥B.①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②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W、Q、R均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X元素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级中,且每个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 |
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 |
Z元素的族序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 |
W原子的第一至第六电离能分别为:I1=578KJ·mol-1I2=1817KJ·mol-1I3=2745KJ·mol-1 I4=11575KJ·mol-1I5=14830KJ·mol-1I6=18376KJ·mol-1 |
Q为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
元素R位于周期表的第10列 |
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X、Y、Z三种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W的氯化物的熔点比Q的氯化物的熔点__________(填“高”或“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谱证实元素W的单质与强碱性溶液反应有[W(OH)4]-生成,则[W(OH)4]-中存在(填字母)_____________。
a.极性共价键 b.非极性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4)含有X、R和镁三种元素的某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晶体中每个镁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R原子有_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时代的发展,绿色环保理念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同,变废为宝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该养成的意识。某同学尝试用废旧的铝制易拉罐作为原材料、采用“氢氧化铝法”制取明矾晶体并进行一系列的性质探究。
制取明矾晶体主要涉及到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铝制品的溶解。取一定量铝制品,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一定浓度和体积的强碱溶液,水浴加热(约93℃),待反应完全后(不再有氢气生成),趁热减压抽滤,收集滤液于250mL烧杯中;
第二步:氢氧化铝沉淀的生成。将滤液重新置于水浴锅中,用3 mol/L H2SO4调节滤液pH至8~9,得到不溶性白色絮凝状Al(OH)3,减压抽滤得到沉淀;
第三步:硫酸铝溶液的生成。将沉淀转移至250mL烧杯中,边加热边滴入一定浓度和体积的H2SO4溶液;
第四步:硫酸铝钾溶液的形成。待沉淀全部溶解后加入一定量的固体K2SO4,将得到的饱和澄清溶液冷却降温直至晶体全部析出,减压抽滤、洗涤、抽干,获得产品明矾晶体[KAl(SO4)2·12H2O,M=474g/mol]。
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步铝的溶解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加快铝制品的溶解,应该对铝制品进行怎样的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步操作中,为了保证产品的纯度,同时又减少产品的损失,应选择下列溶液中的___(填选项字母)进行洗涤,实验效果最佳。
A.乙醇 B.饱和K2SO4溶液 C.蒸馏水 D.1:1乙醇水溶液
(4)为了测定所得明矾晶体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准确称取明矾晶体试样4.0g于烧杯中,加入50mL 1mol/L盐酸进行溶解,将上述溶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移取25.00 mL溶液干250 mL锥形瓶中,加入30 mL 0.10mol/L EDTA-2Na标准溶液,再滴加几滴2D二甲酚橙,此时溶液呈黄色;经过后续一系列操作,最终用0.20 mol/L锌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达到滴定终点时,共消耗5.00 mL锌标准溶液。滴定原理为H2Y2-+Al3+→AlY-+2H+,H2Y2-(过量)+Zn2+→ZnY2-+2H+(注:H2Y2-表示EDTA-2Na标准溶液离子)。则所得明矾晶体的纯度为_________%。
(5)明矾除了可以用作人们熟悉的净水剂之外,还常用作部分食品的膨松剂,例如油条(饼)的制作过程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明矾,请简述明矾在面食制作过程作膨松剂的原理:_______
(6)为了探究明矾晶体的结晶水数目及分解产物,在N2气流中进行热分解实验,得到明矾晶体的热分解曲线如图所示(TG%代表的是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占样品原始质量的百分率,失重百分率=×100%):
根据TG曲线出现的平台及失重百分率,30~270℃范围内,失重率约为45.57%,680~810℃范围内,失重百分率约为25.31%,总失重率约为70.88%,请分别写出所涉及到30~270℃、680~810℃温度范围内这两个阶段的热分解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40 mL 0.1 mol·L-1 H2S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Ka2(H2SO3)的数量级为10-8
B. 若滴定到第一反应终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C. 图中Z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SO32-)>c(HSO3-)>c(OH-)
D. 图中Y点对应的溶液中:3c(SO32-)=c(Na+)+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性质验证和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
(1)若锥形瓶中盛装锌片,分液漏斗中盛装稀硫酸,可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
①当仪器连接顺序为A→D→B→B→C时,两次使用B装置,其中所盛的药品依次是CuO、____________。
②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后加热B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
(2)若锥形瓶中盛装Na2O2固体,分液漏斗中盛装浓氨水,B中盛装固体催化剂,可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其反应产物为NO和H2O。
①各仪器装置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连接顺序A→C→B→C,请写出B中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装置B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锥形瓶中盛装Na2SO3固体,分液漏斗中盛装H2SO4溶液,B中盛装Na2O2固体,可探究SO2气体与过氧化钠反应时是否有O2生成。根据气流方向,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B→E,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①若将带余烬的木条靠近E的导管口,木条复燃,SO2表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则反应的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E的导管口未收集到任何气体,SO2只表现还原性,则反应的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A、B、C、D、E、F六种元素,已知:
①它们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②E元素的电离能数据见下表(kJ·mol-1):
I1 | I2 | I3 | I4 | … |
496 | 4562 | 6912 | 9540 | … |
③B与F分别同主族
④A、E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l形成化合物
⑤B、C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1﹕2形成化合物
(1)写出只含有A、B、D、E四种元素的两种无水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2A2分子中存在____个σ键,____个π键
(3)E2D2电子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对应的△H的数值和意义与括号内表述相符的是( )
A. 2H2 (g) + O2 (g) = 2H2O (l) ΔH=-571.6 kJ/mol(燃烧热)
B.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57.3kJ/mol(中和热)
C. H2O(g)=H2(g)+1/2 O2(g) ΔH=-242 kJ/mol (反应热)
D. C(s)+ O2 ( g )=CO2(g) ΔH=-393.5 kJ/mol(反应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H<0
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的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K(a)>K(c) K(b)=K(d)
B.正反应速率:v(a)>v(c) v(b)>v(d)
C.平均摩尔质量:M(a)<M(c) M(b)>M(d)
D.平衡时a点一定有n(CO):n(H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