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物质组别中①互为同位素的是___(填组别选项,下同);②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③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④属于同一物质的是___;⑤属于同系物的是___。
A.冰与水B.H2、D2、T2C.O2与O3D.K与KE.CH3—CH2—CH2—CH3与F.与G.甲烷和庚烷
【答案】D C E ABF G
【解析】
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组成和结构都相同的物质为同一物质,同一物质组成、结构、性质都相同,结构式的形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可能不同。
A.冰与水,成分均为水分子,组成和结构都相同,只是聚集状态不同,为同一种物质;
B.H2、D2 、T2,均是由2个氢原子形成的氢气分子,结构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
C.O2和O3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
D.K与K,质子数都是19,相同;中子数分别是21和20,不同,故互为同位素;
E.CH3—CH2—CH2—CH3与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F.由于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 和的分子式和结构均相同,故是同一种物质;
G.甲烷和庚烷都属于烷烃,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故互为同系物;
答案为互为同位素的是D,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E,属于同一物质的是ABF,属于同系物的是G。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的表层采用高温时自动烧蚀的耐高温、抗氧化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带走热量从而保证内部温度不致过高。
B.“加碘食盐”“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高钙牛奶”“加铁酱油”等等,这里的碘、氟、硒指的是分子,钙、铁则分别是钙离子和铁离子。
C.下图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其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g)+B(g)=2C(g);△H=QkJ/mol(Q>0)
D.已知4P(红磷,s)=P4(白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锌与稀盐酸反应放热,某学生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所用稀盐酸浓度有1.00mol·L-1、2.00mol·L-1两种浓度,每次实验稀盐酸的用量为25.00mL,锌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用量为6.50g。实验温度为298K、308K。
(1)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填写表格中空白项),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编号 | T/K | 锌规格 | 盐酸浓度/mol·L-1 | 实验目的 |
① | 298 | 粗颗粒 | 2.00 |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盐酸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_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___探究锌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② | 298 | 粗颗粒 | 1.00 | |
③ | 308 | 粗颗粒 | 2.00 | |
④ | 298 | 细颗粒 | 2.00 |
(2)实验①记录如下(换算成标况):
时间(s)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氢气体积(mL) | 16.8 | 39.2 | 67.2 | 224 | 420 | 492.8 | 520.8 | 543.2 | 554.4 | 560 |
①计算在30s~40s范围内盐酸的平均反应速率ν(HCl)=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②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如0s~10s......)为___,可能原因是___。
③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为___,可能原因是___。
(3)另一学生也做同样的实验,由于反应太快,测量氢气的体积时不好控制,他就事先在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在不影响产生H2气体总量的情况下,你认为他上述做法中可行的是___(填相应字母);
A.蒸馏水 B.NaNO3溶液 C.NaCl溶液 D.CuSO4溶液 E.Na2CO3
(4)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甲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受甲同学的启发乙同学提出了另一种方案,你猜想乙同学的方案是___;
②定量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_,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
(2)BF3与一定量的水形成(H2O)2BF3晶体Q,Q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
晶体Q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有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氢键
(3)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Cu(OH)4]2﹣,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 ,科学家推测胆矾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图:胆矾的化学式用配合物的形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______种.S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8,其环状结构如图所示,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危机是当前全球性的问题,“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
(1)下列做法有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______(填序号)。
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2)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中___(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为__kJ·mol1
(3)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 kJ·mol1、497 kJ·mol1,N2(g)+O2(g)=2NO(g) ΔH=180.0 kJ·mol1。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_____kJ·mol1。
(4)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CO和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A(g)+bB(g)cC(g)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图像(α表示平衡转化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Ⅰ中,若p1>p2,则此正反应为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也是一个气体分子数____(填“减小”或“增大”)的反应,由此判断,此反应自发进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
(2)在反应Ⅱ中,T1______T2(填“>”“<”或“=”),该正反应为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在反应Ⅲ中,若T1>T2,则该正反应能否自发进行?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NH4++OH-,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措施是( )
①NH4Cl固体 ②硫酸 ③NaOH固体 ④水 ⑤加热 ⑥少量MgSO4固体
A. ①②③⑤B. ③C. ③④⑥D. 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1 mol H2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 000 | 1 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在830 ℃下达到平衡,则CO2气体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若绝热时(容器内外没有热量交换),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使容器内CO的浓度增大,则容器内气体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能确定”)。
(4)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A 容器内压强不变 B 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 v正(H2)=v逆(H2O) D c(CO2)=c(CO)
E c(CO2 )·c(H2)=c(CO)·c(H2O)
(5)当发动机采用稀薄燃烧时,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x,可用CxHy(烃)催化还原NOx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CH4(g)+4NO2(g) = 4NO(g)+CO2(g)+2H2O(g) △H1=-574 kJ·mol-1
CH4(g)+4NO(g) = 2N2(g)+CO2(g)+2H2O(g) △H2
CH4(g)+2NO2(g) = N2(g)+CO2(g)+2H2O(g) △H3=-867 kJ·mol-1
△H2=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支持“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B. 1 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4 mol、7 mol
C. 滴入KMnO4(H+)溶液,观察紫色变浅,是因为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D. 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