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卤素元素是非金属性很强的一类元素,能形成多种物质。

(1)氯气能氧化许多种还原剂,同时在适当条件下又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①将足量的氯气通入到H2S溶液中,再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可得到白色沉淀,写出前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0.1molCl2缓慢通入到amL、浓度为2mol/L的KOH溶液中,二者恰好反应完,测得溶液c(ClO-)∶c(ClO3-)∶c(Cl-)=2∶1∶7,则a=______________

(2)KClO3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工业上制备KClO3的方法之一如下:

①写出电解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温度下,两种氯酸盐的溶解度相对大小:NaClO3___________KClO3(填“>”或“<”)。

③KClO3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氧气的反应历程如下,请填写空白处:

2KClO3+2MnO22KMnO4+Cl2↑+O2↑;

2KMnO4K2MnO4+MnO2+O2↑,

K2MnO4+Cl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将固体混合物分离开的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Cl2O是酸性氧化物,将Cl2O通入到水中可得到一种酸性溶液,请写出该溶液具有的除酸性外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若将该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Cl2+H2S+4H2O=10H++SO42-+8Cl-100NaCl+3H2ONaClO3+3H2>2KClMnO2溶解、过滤、洗涤、蒸发结晶漂白性或强氧化性等c(Na+)>c(ClO-)>c(OH-)>c(H+)

【解析】

(1)①因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可得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有SO42-生成,故答案为:4Cl2+H2S+4H2O=10H++SO42-+8Cl-②由反应过程中氯元素各钾元素的质量守恒可得关系式:Cl2~2KOH,则有a×10-3L×2mol/L=0.1mol×2,a=100,故答案为100;

(2)①因为电解过程中没有隔膜,故电解产生的氯气又与NaOH反应生成NaClO3,故答案为NaCl+3H2ONaClO3+3H2②因在NaClO3加入KCl后生成了KClO3晶体,由复分解反应规律可知KClO3的溶解度更小,故答案为:>;KClO3MnO2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氧气的总反应为:2KClO32KCl+3O2,结合反应历程可知反应K2MnO4+Cl2O2↑+2 KCl+MnO2,反应结束后的物质主要是KClMnO2,MnO2为难溶于水的固体,其分离子的操作为:溶解、过滤、洗涤、蒸发结晶,故答案为:2KCl、MnO2;溶解、过滤、洗涤、蒸发结晶;(3) Cl2O是酸性氧化物,是次氯酸的酸酐,其与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与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是NaClO,属于弱酸强碱盐,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ClO-)>c(OH-)>c(H+),故答案为: 漂白性或强氧化性等、c(Na+)>c(ClO-)>c(OH-)>c(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设NA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

B. 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C. 28g由C2H4和C3H6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4NA

D. 常温下,1mol Fe与过量浓HNO3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R、Q、M是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Z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R与X同主族;Y、R、Q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M的单质为黄绿色有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

(2)Z、Q、M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写元素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

(3)X、Y、Z三种元素形成盐类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4)YX4M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Q3Y2与水可剧烈反应,产生沉淀与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的单质与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I、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还原产物为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以表示为:□KClO3+□HCl(浓)→□KCl+□ClO2↑+□Cl2↑+□H2O+□__________

(1)请配平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Ⅱ、已知反应:2H2CrO4+3H2O2=2Cr(OH)3↑+2H2O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变化过程H2O2→H2O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3.36L,则反应中转移了_________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将13.92gMnO2150g 36.5%盐酸(盐酸足量)共热,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若不考HCl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AgCl沉淀为0.86mol B. 转移电子数0.64NA

C. 被氧化的HCl0.32mol D. 产生Cl2 3.58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不溶性固体X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X是一种仅含有四种元素的具有固定成的盐类物质,H由碘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图中所有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组成E元素的某种核素常用于考古断代,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写出该校素的原子符号___________

(3)C在装有B的集气瓶中燃烧,其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已知H能与含NaClO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NaIO3和蓝色絮状沉淀,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一定质量NaHCO3Na2O的固体混合物溶于适量的水,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水溶液中缓慢逐滴加入某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向另一份水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39.4g。试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NaHCO3Na2O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几年我国大面积发生雾霾天气,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空气中的CO、SO2、氮氧化物等污染气体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PM2.5颗粒物。

(1) 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较纯的CO2,以便于被处理。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ⅰ.CaSO4(s)+4CO(g)==CaS(s)+4CO2(g) ΔH1=-189.2 kJ·mol-1

ⅱ.CaSO4(s)+CO(g)==CaO(s)+CO2(g)+SO2(g)  ΔH2=+210.5 kJ·mol-1

ⅲ.CO(g)== C(s)+CO2(g) ΔH3=-86.2 kJ·mol-1

反应2CaSO4(s)+7CO(g)==CaS(s)+CaO(s)+6CO2(g)+C(s)+SO2(g)ΔH=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由CO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O+O2CO2+O。其正反应速率为v=K·c(CO) ·c(O2),逆反应速率为v=K·c(CO2) ·c(O),K、K为速率常数。在2500 K,K=1.21×105 L·s-1·mol-1,K=3.02×105 L·s-1·mol-1。则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

(3)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 ΔH=Q 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1)

0

10

20

30

40

50

NO

1.00

0.58

0.40

0.40

0.48

0.48

N2

0

0.21

0.30

0.30

0.36

0.36

CO2

0

0.21

0.30

0.30

0.36

0.36

0~10 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达新平衡,根据上表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选填字母);

a.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b.通入一定量的NO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Q_____0 (“>”、“=”“<”)。

(4)利用如图所示电解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也可吸收SO2,并用阴极室排出的溶液吸收NO2。与电源b极连接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O2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NH4NO3NH4NO2。相同温度下等浓度NH4NO3NH4NO2两份溶液,测得NH4NO2溶液中c(NH4+)较小,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00℃时,H2(g)+CO2(g) H2O(g)+CO(g)。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和CO2,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经2min达平衡时,v (H2O)为0.025 mol/(L·min),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起始浓度

C(H2)/mol/L

0.1

0.2

0.2

C(CO2)/mol/L

0.1

0.1

0.2

A. 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50%

B. 当反应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

C. 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5/16,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 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乙中充入0.10mol/L H2和0.20 mol/L CO2,到达平衡时c (CO)与乙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