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分)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现就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不与Cu反应,若在稀盐酸中加入H2O2(常见氧化剂,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为水)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体积的18 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图操作及现象推断酸X为_______(填序号)。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硝酸   
(7分)(1) Cu+H2O2+2HCl ="=" CuCl2+2H2O(2分)
(2)大于(1分);3Cu+8H++2NO3 ="=" 3Cu2++2NO↑+4H2O(2分)
(3)b(2分)  

试题分析:(1)在氧化剂过氧化氢的作用下把铜氧化成了铜离子,过氧化氢被还原为水,故方程式为: Cu+H2O2+2HCl ="=" CuCl2+2H2O;(2)铜只与浓硫酸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故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反应掉的硫酸为1.8mol,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存在硫酸,故反应前硫酸的物质的量大于1.8mol,溶液的体积大于100ml;溶液中有氢离子,加入硝酸盐提供硝酸根离子,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把铜氧化,故方程式为:3Cu+8H++2NO3 ="=" 3Cu2++2NO↑+4H2O(2分);(3)铁和浓盐酸反应,排除a;铁放入浓硫酸、浓硝酸中,常温下钝化,把试管中的物质转移到水中,把浓硫酸稀释,铁粉和稀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加入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而铁和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加氯化钡不反应;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氯气的性质.请据图回答:
(1)该同学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是: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2)实验过程中①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②处现象说明氯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③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该实验操作的不足之处是______.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消石灰【Ca(OH)2】中,反应所得主要物质可制得______,它是常用的消毒剂.在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含有NaClO与Na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试剂
现象
结 论
A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氧化性
B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C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SO2与NaOH
溶液不反应
D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后不褪色
SO2有酸性,没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本题16分)Ⅰ。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Ⅱ。饱和的NaHSO3溶液可以与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水溶性的α-羟基磺酸钠。发生的反应为:
R-CHO + NaHSO3R-CH(OH)SO3Na
反应是可逆的,在通常条件下有70%--90%向正反应方向转化。
(4)利用Ⅰ中装置制取少量NaHSO3溶液,应采取措施,将装置进行部分改变。这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认有NaHSO3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溴苯中混有杂质乙醛,欲将此杂质除去,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其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在CH3-CH(OH)SO3Na 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有机物转化为:___________,将该转化产物分离出来的方法常用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17分)Na2SO3固体在空气中久置容易变质 。
(I)Na2SO3固体在空气中变质的主要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II)为探究Na2SO3样品的变质情况,现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Na2SO3样品完全变质; 假设2:Na2SO3样品完全没有变质;假设3:              
补充完成以下实验过程及现象和结论,完成探究。
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再滴加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
现象: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为无色
①结论:样品中有      离子,假设1不成立。
②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步骤2:另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再滴加稀HCl,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加适量BaCl2溶液;
③现象:若                                         
        
结论:假设2成立。
……
……
(III)为测定某无水Na2SO3固体样品的纯度,甲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

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为                                                         
(2)实验中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打开活塞P从导管左端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                                                         
(3)除已称量的a g Na2SO3样品外,实验中还应测定的数据是          处(填图中字母)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或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解释或结论
A
KI淀粉溶液中滴入氯水变蓝,再通入SO2,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B
将BaSO4浸泡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部分BaSO4转化为BaCO3
Ksp(BaSO4)>Ksp(BaCO3)
C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出现
该钾盐可能是K2CO3
D
NaI溶液溶液变蓝色
酸性条件下H2O2的氧化性比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5分)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
(1)X元素符号是            ;
(2)Z、W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A,已知①1mol A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②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该气体能与氯水反应,写出该气体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X、Y、Z、W和Fe五种元素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2的化合物B,lmolB中含有6mol结晶水。对化合物B进行如下实验:
A.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过一段时间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B.另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①由实验a、b推知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退色
B.品红试纸、沾有酸性KMnO4溶液的滤纸均退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
D.NaCl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