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Ⅰ.(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組的学生欲制取、收集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请你参与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①要收集较纯的干燥氨气,使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乙两小组的学生用相同容积的圆底烧瓶各收集一瓶干燥氨气,进行实验,结果都产生了喷泉,说明氨气_____________溶于水。
(2)某兴趣小组为验证SO2和Cl2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参与回答下列问题(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
①如图甲所示,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同学们发现品红溶液褪色了,停止通气体,加热试管,发现溶液又变为红色,说明SO2的漂白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可恢复的”或“不可恢复的”)。
②如图乙所示,将干燥的Cl2和SO2按其体积比1:1混合,通入石蕊溶液中,发现石蕊溶液变红,但不褪色,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小组同学为了获取在Fe(OH)2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的改变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证据,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1)Ⅰ向瓶中加入饱和FeSO4溶液,按图1所示连接装置;
(2)打开磁力搅拌器,立即加入10% NaOH溶液;
(3)采集瓶内空气中O2含量和溶液中O2含量(DO)的数据。
实验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部分变为红褐色。
实验数据:
(解释与结论)
(1)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褐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到“在Fe(OH)2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改变与氧气有关”的结论,其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向下排空气法 极易 可恢复的 SO2+Cl2+2H2O=H2SO4+2HCl 使沉淀与氧气充分反应 Fe2++2OH-=Fe(OH)2↓ Fe(OH)3 瓶内空气中、溶液中O2含量均降低,沉淀颜色改变
【解析】
Ⅰ.(1)①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所以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的收集;
②氨气溶于水,导致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导致溶液进入烧瓶产生喷泉,由此说明NH3极易溶解于水;
(2)①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同学们发现品红溶液褪色了,停止通气体,加热试管,发现溶液又变为红色,说明SO2的漂白是可恢复的;
②将干燥的Cl2和SO2按其体积比1:1混合,通入石蕊溶液中,它们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2SO4,产物都没有漂白性;
Ⅱ.(1)搅拌可以使沉淀与氧气充分反应;
(2)生成的白色沉淀是Fe(OH)2,以此写出离子方程式;
(3)Fe(OH)2被氧化生成Fe(OH)3是红褐色沉淀;
(4)由图2和图3可知,瓶内空气中、溶液中O2含量均降低,同时沉淀颜色改变,说明“在Fe(OH)2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改变与氧气有关”。
Ⅰ.(1)①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所以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的收集;
故本题答案为:向下排空气法;
②产生喷泉的原理是氨气迅速溶解在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导致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导致溶液进入烧瓶产生喷泉现象,说明NH3极易溶解于水;
故本题答案为:极易;
(2)①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同学们发现品红溶液褪色了,停止通气体,加热试管,发现溶液又变为红色,说明SO2的漂白是可恢复的;
故本题答案为:可恢复的;
②将干燥的Cl2和SO2按其体积比1:1混合,通入石蕊溶液中,它们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2SO4,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
故本题答案为:SO2+Cl2+2H2O=H2SO4+2HCl;
Ⅱ.(1)搅拌可以使沉淀与氧气充分反应;
故本题答案为:使沉淀与氧气充分反应;
(2)生成的白色沉淀是Fe(OH)2,离子方程式是Fe2++2OH-=Fe(OH)2↓;
故本题答案为:Fe2++2OH-=Fe(OH)2↓;
(3)Fe(OH)2被氧化生成Fe(OH)3是红褐色沉淀,所以红褐色沉淀是Fe(OH)3;
故本题答案为:Fe(OH)3;
(4)由图2和图3可知,瓶内空气中、溶液中O2含量均降低,此时沉淀颜色发生改变,说明“在Fe(OH)2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改变与氧气有关”。
故本题答案为:瓶内空气中、溶液中O2含量均降低,沉淀颜色改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一定温度下,X(g)+2Y(g) mZ(g);△H=-akJ/mol(a>0),现有甲、乙两容积相等且固定的密闭容器,在保持该温度下,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1molX和2molY,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热量bkJ;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2molX和4molY,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热量ckJ,且2b<c,则下列各值关系正确的是
A. a=b B. 2a<c C. m<3 D. 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环丁基甲酸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以下是用烯烃A和羧酸D合成它的一种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该反应还能生成一种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 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 M是H的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M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1molM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4molAg;②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
(5)根据上述合成路线中的信息,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丙二酸二乙酯和1,2-二溴乙烷为原料合成二甲酸环己烷的流程图如下。则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三个容积均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
CO(g)+H2O(g) CO2(g)+H2(g) ΔH=-a kJ·mol-1(a>0)
相关反应数据如下:
容器 | 容器类型 | 起始温度/ | 起始物质的量/mol | 平衡时H2物质的量/mol | |||
CO | H2O | CO2 | H2 | ||||
Ⅰ | 恒温恒容 | 800 | 1.2 | 0.6 | 0 | 0 | 0.4 |
Ⅱ | 恒温恒容 | 900 | 0.7 | 0.1 | 0.5 | 0.5 | |
Ⅲ | 绝热恒容 | 800 | 0 | 0 | 1.2 | 0.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容器Ⅰ中反应经10 min建立平衡,0~10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CO)=0.04 mol·L-1·in-1
B. 若向容器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CO、H2O、CO2、H2各0.1 mol,平衡将正向移动
C. 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反应吸收的热量小于0.1a kJ
D. 达平衡时,容器Ⅲ中n(CO)<0.48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学以致用是我们化学学习中一直倡导的理念。某同学欲用NaOH固体配制480 mL质量分数为25%,密度为1.2 g·cm-3的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144 g
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必烘干就能用于配制溶液
C.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D.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7.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Cu(NH3)4](NO3)2与液氨混合并加入Cu可制得一种黑绿色晶体。
(1) 基态Cu2+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2) 黑绿色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写出该晶体的化学式:____。
(3) 不考虑空间构型,[Cu(NH3)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用“→”标出其中的配位键)。
(4) NO3-中N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填化学式)。
(5) 液氨可作制冷剂,气化时吸收大量热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将20.0g质量分数为14.0%的KNO3溶液跟30.0g质量分数为24.0%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的密度为1.15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
(3)在1000g水中需溶解_____________摩尔KNO3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2、H2、O2三种气体,以下各种情况下排序正确的是( )
A. 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密度:ρ(H2)>ρ(N2)>ρ(O2)
B. 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H2)>p(N2)>p(O2)
C. 当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O2)>V(N2)>V(H2)
D. 当它们的压强和体积、温度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H2)>m(N2)>m(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利用乙烯和水蒸气反应制备乙醇。反应原CH2=CH2(g)+H2O(g)=CH3CH2OH(g )△H。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 | C-H | C=C | H-O | C-C | C-O |
键能/kJ·mol-1 | 413 | 615 | 463 | 348 | 35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上述合成乙醇的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
B. 相同时间段内,用该反应中三种物质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C. 碳碳双键的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但碳碳单键更稳定
D. 上述反应式中,△H=+34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