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 MN 是合成某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中间产物,下列关于 MN 说法正确的是

A.MN 都属于芳香烃,但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

B.MN 分别与液溴混合,均发生取代反应

C.MN 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MN 分子所有原子均可能共平面

【答案】C

【解析】

AM中除了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O元素;

B.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

C.从苯环的侧链、不饱和键、羟基的还原性等角度思考;

D.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且共价单键可以旋转。

AM中除了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O元素,所以M是烃的含氧衍生物,故A错误;

B.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苯环和液溴在溴化铁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

CMN的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的第一个碳上均有H,且两者的侧链上有不饱和键,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且共价单键可以旋转,所以N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M中有饱和碳原子,它连接的4个原子构成的是四面体结构,所以M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 Na-CO2”电池将CO2变废为宝。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可充电“Na-CO2”电池,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电极材料,放电反应方程式为4Na+3CO2 =2Na2CO3+C。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电流流向为:MWCNT→导线→钠箔

B.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CO2+4Na+4e===2Na2CO3+C

C. 原两电极质量相等,若生成的Na2CO3和C全部沉积在电极表面,当转移0.2 mol e时,两极的质量差为11.2g

D. 选用髙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做电解液的优点是导电性好,与金属钠不反应,难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香豆素-3-羧酸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常用作日常用品或食品的加香剂。

已知:

RCOOR′+ ROH RCOOR″ + ROHR 代表烃基)

1AB均有酸性,A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苯与丙烯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

2F 为链状结构,且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F 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

3D→丙二酸二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丙二酸二乙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聚合物 E,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丙二酸二乙酯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与丙二酸二乙酯的官能团相同;

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3:2:1;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6)丙二酸二乙酯与经过三步反应合成

请写出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

中间产物I__________;中间产物II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秦俑彩绘和汉代器物上用的颜料被称为中国蓝中国紫,直到近年来人们才研究出来其成分为BaCuSi4O10BaCuSi2O6

(1)“中国蓝中国紫中均具有Cun离子,n___,基态时该阳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中国蓝的发色中心是以Cun+为中心离子的配位化合物,其中提供孤对电子的是___元素。

(3)合成中国蓝中国紫的原料有BaCO3,孔雀石Cu2(OH)2CO3和砂子(SiO2)SiO2晶体中Si原子的杂化轨道是由______轨道(填轨道的名称和数目)和________轨道杂化而成的。

(4)现代文物分析发现,中国蓝中含有微量硫元素。假若硫元素来源一种阴离子是正四面体的天然钡矿中,则最可能的钡矿化学式是______

(5)5500年前,古代埃及人就己经知道如何合成蓝色颜料—“埃及蓝”CaCuSi4O10,其合成原料中用CaCO3代替了BaCO3,其它和中国蓝一致。CO32中键角∠OCO___。根据所学,从原料分解的角度判断埃及蓝的合成温度比中国蓝___(填)。

(6)自然界中的SiO2,硬度较大,主要原因是___。下图为SiO2晶胞中Si原子沿z轴方向在xy平面的投影图(即俯视投影图),其中O原子略去,Si原子旁标注的数字表示每个Si原子位于z轴的高度,则SiASiB的距离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化铬(Cr2O3)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某课题组以铬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备Cr2O3。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CrO22,还含有Al2O3SiO2等杂质,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CrO22Cr元素的化合价为+3

B.焙烧时,1molFeCrO22参加反应转移4mole-

C.滤渣成份是AlOH3

D.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4CrO42-+6S+7H2O=4CrOH3+3S2O32-+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换对于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和研究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l)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新型纳米催化剂Na-Fe3O4HMCM-22的表面将CO2转化为烷烃,其过程如图。

①过程Ⅰ能量__(填释放吸收

②已知:CO2(g)+H2(g)═CO(g)+H2O(g) H═+41kJmol-1

2CO2(g)+6H2(g)═C2H4(g)+4H2O(g) H═-128kJmol-1

3CO2(g)+9H2(g)═C3H6(g)+6H2O(g) H═+157.5kJmol-l

C2H4(g)+C3H6(g)+H2(g)═C5H12(异戊烷,g) H=+267.6kJmol-1

5CO(g)+11H2(g)═C5H12(异戊烷,g)+5H2O(g)H=__kJmol-1

2)一种铜版画雕刻用的酸性蚀刻液的有效成份是CuCl2,蚀刻反应为:Cu2++Cu+6Cl-═2CuCl32-。工业上用电解法将CuCl32-转化为Cu2+,使蚀刻液再生并回收金属Cu。装置如图(电极不参与反应)。

①再生的CuCl2蚀刻液为流出液__(填“a”“b”)。

②写出N极的电极反应:__

③装置中使用___离子交换膜(填)。若电解池工作前,阴极室和阳极室中电解液质量相等,当转移0.1mol电子,流出液未流出时,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差为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学化学涉及多种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

B.对于反应:3A(g)+2B(g) 4C(s)+2D(g)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C.KW 不是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D.难溶电解质 AB2 饱和溶液中,c(A2+)=x mol·L-1c(B-)=y mol·L-1,则 Ksp 值为 4xy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l)我国科研团队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在常温常压下实现了将CO2CH4一步转化为化工产品。试写出 CO2CH4合成乙酸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甲烷和乙酸的燃烧热分别为-890.31 kJ/mol、-876.72 kJ/mol

(2)在某一钢性密闭容器中CH4CO2的分压分别为15 kPa20 kPa,加入Ni/α-Al2 O3催化剂并加热至1123 K使其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

①研究表明CO的生成速率vCO)=1.2810-2pCH4pCO2)(kPa s-1),某时刻测得p(H2)=10 kPa,则 pCH4)=___kPavCO)=___kPa s-1

②达到平衡后测得体系压强是起始时的,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kPa2

(3)氮化镓(GaN)与Cu可组成如图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该装置能以CO2H2O为原料合成CH4

①该装置工作时H+移向____(填“GaN”或“Cu”)电极,该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

②该装置每产生1 mol CH4,左极室溶液质量减少____g

③本实验条件下,若CO2转化为烃(如甲烷、乙烯等)的转化率为10%,生成CH4的选择性为12%,现收集到12 mol CH4,则通入的CO2____mol。(已知:选择性=生成目标产物消耗的原料量/原料总的转化量)

(4)上述人工光合系统装置也可以制备乙烯、乙炔等重要化工原料。2010Sheth等研究得出乙炔在Pd表面选择加氢的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吸附在Pd表面的物质用“*”标注。

上述吸附反应为 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过程中最小能垒(活化能)为___ kJmol-1,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开展测定Na2SO3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SO3质量分数的探究实验,他们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1)小明同学用图中的发生、收集装置。甲、乙两试管各有两根导管,连接对应接口后,倒置盛稀硫酸的试管,发生反应,放出气体。则稀硫酸应置于____中(填);G管可以用化学实验室里的一种常用仪器代替,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仪器甲、乙接口的连接方式如下:A连接___C连接F;(填写接口的编号)

2)小李同学用沉淀法测定Na2SO3的质量分数。

操作流程:

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

操作之前,为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 设计如下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___

A.取少量上层清液,继续滴加稀H2SO4,若沉淀产生则说明BaCl2已过量。

B.待浊液澄清后,继续滴加BaCl2,若无沉淀产生则说明BaCl2已过量。

C.待浊液澄清后,继续滴加稀H2SO4,若沉淀产生则说明BaCl2已过量。

根据以上数据得出Na2S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小丽同学经认真分析,上述实验操作均正确,但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差较大,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验证方法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