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将少量CuSO4粉末溶于盛有水的试管中得到一种天蓝色溶液,先向试管里的溶液中滴加氨水,首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若加入乙醇溶剂,将析出深蓝色的晶体。

(1)溶液中呈天蓝色微粒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1 mol该天蓝色微粒所含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

(2)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写出蓝色沉淀溶解成深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得到的深蓝色晶体是[Cu(NH3)4]SO4·H2O,晶体中Cu2+NH3之间的化学键称为_____,提供空轨道的微粒是_______,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该晶体中配体分子的VSEPR模型为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Cu(NH3)4]SO4组成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氮元素

b.氨气分子和水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同,氨气分子的键角大于水分子的键角

c.氨气极易溶于水,是因为氨气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形成2种不同的氢键

【答案】 12NA 降低溶剂的极性,减小[Cu(NH3)4]SO4·H2O的溶解度 Cu(OH)2+4NH3=[Cu(NH3)4]2++2OH- 配位键(或共价健) Cu2+ N 四面体形 bc

【解析】

CuSO4粉末溶于水得到[Cu(H2O)4]2+,水溶液显蓝色,根据其中含有的共价键、配位键数目确定化学键总数;向该溶液中加入氨水,首先形成Cu(OH)2蓝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时,发生反应产生[Cu(NH3)4]2+深蓝色离子,再加入乙醇溶剂,可以使[Cu(NH3)4]2+形成[Cu(NH3)4]SO4·H2O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析出深蓝色的晶体为[Cu(NH3)4]SO4·H2O,中心离子与配位体之间形成配位键,中心离子提供空轨道,配位体提供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该晶体中配体分子NH3VSEPR模型;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根据氨分子与水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二者键角的大小;根据形成氢键的元素结合氨水的构成微粒分析判断。

(1) CuSO4粉末溶于水得到[Cu(H2O)4]2+,其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在该微粒在含有4个配位体分子,每个配位体H2O分子中含有2个共价键,四个配位体分子与Cu2+之间形成了四个配位键,则1mol该天蓝色微粒所含的σ键数目为(2×4+4)NA=12NA

(2)加入乙醇的作用是降低溶剂的极性,减小Cu(NH3)4SO4H2O的溶解度;

(3)蓝色Cu(OH)2沉淀被过量氨水溶解形成深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4NH3=[Cu(NH3)4]2++2OH-

(4)得到的深蓝色晶体是[Cu(NH3)4]SO4·H2O,在晶体中中心Cu2+中含有空轨道,配位体NH3N原子上有孤电子对,则Cu2+NH3分子的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称为配位键,提供空轨道的微粒是Cu2+,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N原子,该晶体中配体分子NH3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1=4,所以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

(5) a.[Cu(NH3)4]SO4组成元素含有CuNOHS五种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大的元素的电负性也越大,在上述元素中,O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氧元素,a错误;

b.NH3分子是三角锥形,键角是107°18′H2O分子是V形分子,键角是104.5°,二者的空间构型不同,氨气分子的键角大于水分子的键角,b正确;

c.氨气极易溶于水,是因为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形成了N…HO…H两种不同的氢键,c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3s23p4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它的元素符号为O

B.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 常温下,可以与H2化合生成液态化合物

D. 其电子排布图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 CO(g)+H2(g)C(s)+H2O(g)-QQ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g)N2O4(g)+QQ0)的浓度(c)随时间 t 的变化情况,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一 t2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B.图一 t2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通入了 CO 气体

C.图二 t1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D.图二 t1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碘在不同状态下(固态或气态)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①H2g+ I2?2HIg+948kJ

②H2g+ I2?2HIg-2648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中的I2为固态,中的I2为气态

B.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C.①的产物比反应的产物热稳定性更好

D.1mol 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17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l2生产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HCl

利用反应__HCl(g)+__O2(g)__Cl2(g)+__H2O(g)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完成下列填空:

1)配平该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

2)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Cl2应在_____(填正极负极)附近逸出。

3)上述反应中所有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

4)判断氯、溴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____(选填序号)

a.熔点:Cl2Br2 b.氧化性:Cl2Br2 c.热稳定性:HClHBr d.酸性:HClHBr

5)上述反应若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选填序号)

a.2v(HCl)=v(Cl2) b.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d.=K

6)若反应容器容积为2L4molHCl1molO2混合气体反应至8min时,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了10%,则用HCl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

7)图是在4种不同投料比下,温度对HCl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1246)

①曲线a对应的投料比____

②不改变投料比,使曲线b达到曲线d相同的HCl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反应N2 + 3H22NH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3体积H2和足量N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NH3

B.工业上采用氮氢循环操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H2N2的利用率

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向合成氨的方向进行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3﹣甲基﹣2﹣丙基﹣1﹣戊烯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2)丙烯制备聚丙烯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2-甲基-13-丁二烯与Br214-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名称为:_____________

(5)反-2-丁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机物A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常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测得8.4g该有机物经燃烧生成22.0g CO27.2g水,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中含有-OH和位于分子端的C、H,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1

①写出A的分子式___________

②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粒子,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如果ABCD均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

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D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2)如果AC18电子的粒子,BD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

①AB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离子方程式,可判断CB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是(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数据如下:

         N2(g)+3H2(g)2NH3(g)

起始浓度/mol·L1   1.0   3.0     0.2

2s末浓度/mol·L1    0.6   1.8    1.0

4s末浓度/mol·L1    0.4   1.2    1.4

当用氨气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2s末氨气的反应速率=0.4mol·(L·s)1

B. 2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0.4mol·(L·s)1

C. 4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0.3mol·(L·s)1

D. 2~4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0.2mol·(L·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