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氮的化合物在相互转化、工业生产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N2O是一种能刺激神经使人发笑的气体,可发生分解反应2N2O=2N2+O2,碘蒸气能大幅度提高N2O的分解速率,反应历程为:

第一步: I2(g)=2I(g) (快反应)

第二步: I(g)+N2O(g)=N2(g)+IO(g) (慢反应)

第三步: IO(g)+N2O(g)=N2(g)+O2(g)+I(g) (快反应)

实验表明,含碘时N2O分解速率方程v=k·c(N2O)·[c(I2)]0.5(k为速率常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温度升高,该反应速率常数k值增大

B.第三步对总反应速率起决定作用

C.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大

DI2作催化剂,其浓度大小与N2O分解速率无关

(2)温度为T1时,在二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g)+O2(g)2NO2(g) H0。实验测得:v=v(NO)消耗=2v(O2)消耗=kc2(NO)·c(O2),v=v(NO2)消耗=kc2(NO2),kk为速率常数。

容器编号

起始浓度/ mol·L1

平衡浓度/ mol·L1

c(NO)

c(O2)

c(NO2)

c(O2)

0.6

0.3

0

0.2

0.3

0.25

0.2

①温度为T1时, =________;当温度升高为T2时,kk分别增大m倍和n倍,则m______n(填”““=”)。

②容器Ⅱ中起始时v_____v(填”““=”),理由是_______

(3)NH3CO2反应可合成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反应方程式为2NH3(g)+CO2(g)CO(NH2)2(l)+H2O(g)在合成塔中进行,下图中Ⅰ、Ⅱ、Ⅲ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温度为T℃时,按不同氨碳比和水碳比投料时,二氧化碳平衡转化率的情况。

①曲线Ⅰ、Ⅱ、Ⅲ中水碳比的数值分别为0.60.711.11.51.6,则生产中应选用的水碳比数值范围是______

②在选择氨碳比时,工程师认为控制在4.0左右比较适宜,不选择4.5,理由是_____

【答案】AC 1.25 因为 Qc==1.78K =1.25,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所以vv 0.60.7 4.0CO2转化率已经很高,将氨碳比提高到4.5CO2转化率提高不大,增加了成本

【解析】

(1)A.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B.第二步反应为慢反应,对总反应速率起决定性作用;

C.第二步反应为慢反应,第三步反应为快反应,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大;

D.由含碘时N2O分解速率方程式可知;

(2)容器中平衡时氧气浓度从0.3mol/L变为0.2mol/L,氧气的浓度变化为0.1mol/L,列“三段式”,平衡时v= v,根据v=kc2(NO)c(O2)v=kc2(NO2)计算;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着逆向移动;

②容器中,根据QcK的相对大小分析平衡移动方向分析解答;

(3)①依据反应转化率的大小分析,结合图象分析判断;

②氨碳比在4.5时氨气量增大对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加不大。

(1)由分解速率方程可以看出碘单质的浓度也占主要因素,因此碘单质作催化剂,逐项分析可知:

A.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k值增大,故A正确;

B.第二步反应为慢反应,对总反应速率起决定性作用,故B错误;

C.第二步反应为慢反应,第三步反应为快反应,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大,故C正确;

D.由含碘时N2O分解速率方程式可知,I2浓度与N2O分解速率有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2)①Ⅰ容器中平衡时氧气浓度从0.3mol/L变为0.2mol/L,氧气的浓度变化为0.1mol/L,则

平衡时v=v=,根据v=kc2(NO)c(O2)v=kc2(NO2)可知: ==1.25,反应2NO(g)+O2(g)2NO2(g)H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当温度升高为T2时,kk分别增大m倍和n倍,则k增大幅度较大,即mn

②容器中,因为Qc==1.78>K=1.25,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所以vv

(3)①氨碳比相同时曲线Ⅰ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大,所以生产中选用水碳比的数值为0.60.7

②氨碳比在4.5时,需要氨气较多,但依据图象分析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大不多,工业合成氨生成工艺较复杂,提高生产成本,所以氨碳比控制在4.0左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型光催化剂Zn2GeO4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下列有关其组成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Zn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

B.Ge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4p2

C.基态O原子中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

D.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GeZ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钼(Mo)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在电子行业有可能取代石墨烯,其化合物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可制造阻燃剂和无公害型冷水系统的金属抑制剂。由钼精矿(主要成分MoS2,含有少量不反应杂质)制备钼及钼酸钠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1)焙烧时,下列措施有利于使钼精矿充分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增大钼精矿的量 b 将矿石粉碎 c 采用逆流原理混合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碱浸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经蒸发结晶过程可得到钼酸钠晶体的粗品,要得到纯净的钼酸钠晶体,需要进行的操作2名称是_________

4Mo元素有+4+6两种价态,钼精矿中存在非整比晶体MoS2.7,则MoS2.7Mo4+所占Mo元素的物质的量分数__________

5)焙烧钼精矿所用的装置是多层焙烧炉,如图为各炉层固体物料的物质的量的百分组成。图像中纵坐标x =_____

6)在实际生产中会有少量SO42生成,用固体BaOH2除去。在除SO42前测定碱浸液中c(MoO42)=0.80mol·L1 c(SO42)=0.04mol·L1,当BaMoO4开始沉淀时,SO42的去除率为94.5%,则Ksp(BaMoO4)=_________[ Ksp(BaSO4)= 1.1×1010,溶液体积变化、温度变化可忽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在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CO+2H2CH3OH(g)。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

A.2 v(H2)= v(CH3OH)

B.单位时间生成m molCO的同时生成2m molH2

C.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2)工业上可用天然气为原料来制取化工原料气氢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模拟工业制取氢气的原理,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如下表所示数据。

时间/min

CH4(mol)

H2O(mol)

CO(mol)

H2(mol)

0

0.40

1.00

0

0

5

a

0.80

c

0.60

7

0.20

b

0.20

d

10

0.21

0.81

0.19

0.64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反应在7~10min,CO的物质的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减少CH4的物质的量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充入H2

③若保持相同的温度,向2L的恒容器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0.2molCH40.62molH2Oa molCO0.5molH2,当a =0.2时,上述反应向_____(填正反应逆反应)方向进行。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研团队研制出“TM﹣LiH(TM表示过渡金属)”双催化剂体系,显著提高了在温和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合成NH3的效率,原理示意如下: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状态Ⅰ,吸收能量并有N≡N键发生断裂B.合成NH3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是100%

C.“TM﹣LiH”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HD.生成NH3:2LiNH+3H2═2LiH+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B.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火柴头中含有三硫化四磷(P4S3),它是一种黄色晶体。P4S3的结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且各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了8电子结构。该分子中含有共价键条数是(

A.10B.9C.8D.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硫酸铁溶液与铜粉反应,又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以检验Fe3+是否有剩余,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实验1

i.加入Cu粉后充分振荡,溶液逐渐变蓝; ii.取少量i中清液于试管中,滴加2

0.2mol/L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但振荡后红色迅速褪去并有白色沉淀生成。

1)写出实验1中第i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甲同学猜想第ii步出现的异常现象是由于溶液中的Cu2+干扰了检验Fe3+的现象。查阅相关资料如下

2Cu2++4SCN- 2CuSCN↓(白色)+(SCN)2(黄色)

②硫氰[(SCN)2]:是一种拟卤素,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其氧化性介于Br2I2之间。

该同学又通过如下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实验2

溶液呈绿色,一段时间后后开始出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变为黄色

实验3

无色溶液立即变红,同时生成白色沉淀。

2)经检测,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pH值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23的实验现象,甲同学推断实验3中溶液变红是由于Fe2+(SCN)2氧化,写出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将实验2中的浊液进一步处理,验证了这一结论的可能性。

补充实验4的目的是排除了溶液存在Cu2+的可能,对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同时认为,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此条件下,Cu2+也能氧化Fe2+,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

5)为排除干扰,小组同学重新设计如下装置。

A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CuFe3+发生了反应,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验证Fe3+是否参与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短周期主族元素WXY 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原子的电子总数,Z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WXY三种原子的电子数之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ZO2n+2WXY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

B.W的简单离子半径可能大于X的简单离子半径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弱碱

D.Z的单质的水溶液需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