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在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CO+2H2CH3OH(g)。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

A.2 v(H2)= v(CH3OH)

B.单位时间生成m molCO的同时生成2m molH2

C.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2)工业上可用天然气为原料来制取化工原料气氢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模拟工业制取氢气的原理,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如下表所示数据。

时间/min

CH4(mol)

H2O(mol)

CO(mol)

H2(mol)

0

0.40

1.00

0

0

5

a

0.80

c

0.60

7

0.20

b

0.20

d

10

0.21

0.81

0.19

0.64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反应在7~10min,CO的物质的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减少CH4的物质的量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充入H2

③若保持相同的温度,向2L的恒容器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0.2molCH40.62molH2Oa molCO0.5molH2,当a =0.2时,上述反应向_____(填正反应逆反应)方向进行。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答案】C 0.0675 D 正反应 a0.26

【解析】

A. 2 v(H2)= v(CH3OH),一个正向一个逆向,两个相反方向,反速率比不等于计量系数比,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B. 单位时间生成m molCO的同时生成2m molH2,都是逆向,因此不能作为判断平衡标志;C.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气体质量除以物质的量,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当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则达到平衡;D. 混合气体密度等于气体质量除以容器体积,气体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平衡标志。

根据反应方程CH4(g) + H2O(g) CO(g) + 3H2(g),计算7minCH4的物质的量并得到n(H2O),说明在5min时已达到平衡,再计算出n(CO)n(H2),再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②A. 减少CH4的物质的量,平衡逆向移动,最终CH4的物质的量减少;B.降低温度、C. 升高温度,该反应不清楚放热还是吸热反应,因此不清楚平衡移动,而且CO在减少,H2在增加,不可能是温度改变;D. 充入H2,平衡逆向移动,CO量减少,H2的物质的量比原来多;利用浓度商与平衡常数大小判断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利用浓度商与平衡常数计算开始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a的取值范围。

A. 2 v(H2)= v(CH3OH),一个正向一个逆向,两个相反方向,反速率比不等于计量系数比,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故A不符合题意;B. 单位时间生成m molCO的同时生成2m molH2,都是逆向,因此不能作为判断平衡标志,故B不符合题意;C.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气体质量除以物质的量,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当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则达到平衡,故C符合题意;D. 混合气体密度等于气体质量除以容器体积,气体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平衡标志,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

根据反应方程CH4(g) + H2O(g) CO(g) + 3H2(g)7minCH4的物质的量为0.2molΔn(CH4) = 0.2molΔn(H2O) = 0.2molΔn(CO) = 0.2mol,则n(H2O) = 0.8mol,说明在5min时已达到平衡,n(CO) = 0.2moln(H2) = 0.6mol,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故答案为:0.0675

②A. 减少CH4的物质的量,平衡逆向移动,最终CH4的物质的量减少,故A不符合题意;B.降低温度、C. 升高温度,该反应不清楚放热还是吸热反应,因此不清楚平衡移动,而且CO在减少,H2在增加,不可能是温度改变,故BC不符合题意;D. 充入H2,平衡逆向移动,CO量减少,H2的物质的量比原来多,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

若保持相同的温度,向2L的恒容器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0.2molCH40.62molH2Oa molCO0.5molH2,当a =0.2时,,因此上述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a的取值范围为a0.26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物F( )是合成某种药物的中间体,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____个。

(2)E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①~④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除了F以外,另一种生成物的名称是______

(5)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

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有1个甲基

(6)仿照E的合成路线,设计一种由合成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向某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溶液中lgc(Ba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H2CO3Ka1Ka2分别为4.2×10-75.6×10-11)

A.a对应溶液的pH小于b

B.b对应溶液的c(H+)=4.2×10-7mol·L-1

C.a→b对应的溶液中减小

D.a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2c(Ba2+)+c(Na+)+c(H+)=3c(HCO3-)+c(Cl-)+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V1 mL1.00mol·L-1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0mol·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仪器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下口为进水口

B.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

C.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混合时,应先向浓硝酸中缓缓加入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将混合酸逐滴滴入苯中

D.反应完全后,用仪器a蒸馏得到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工业上制取纯净的CuCl2·2H2O的主要过程是

①将粗氧化铜(含少量Fe)溶解于稀盐酸中,加热、过滤,调节滤液的pH3

②对所得滤液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已知: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Ksp/25 ℃ mol3·L3

8.0×1016

2.2×1020

4.0×1038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9.6

≥6.4

34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的氧化剂X,下列物质最好选用的是 ______

AKMnO4 BH2O2 C.氯水DHNO3

②加入Y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③溶液乙在蒸发结晶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个电解池,试回答下列问题:

甲池若为用电解原理精炼铜的装置,阴极增重19.2 g,则乙池阳极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L(不考虑气体的溶解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氮的化合物在相互转化、工业生产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N2O是一种能刺激神经使人发笑的气体,可发生分解反应2N2O=2N2+O2,碘蒸气能大幅度提高N2O的分解速率,反应历程为:

第一步: I2(g)=2I(g) (快反应)

第二步: I(g)+N2O(g)=N2(g)+IO(g) (慢反应)

第三步: IO(g)+N2O(g)=N2(g)+O2(g)+I(g) (快反应)

实验表明,含碘时N2O分解速率方程v=k·c(N2O)·[c(I2)]0.5(k为速率常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温度升高,该反应速率常数k值增大

B.第三步对总反应速率起决定作用

C.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大

DI2作催化剂,其浓度大小与N2O分解速率无关

(2)温度为T1时,在二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g)+O2(g)2NO2(g) H0。实验测得:v=v(NO)消耗=2v(O2)消耗=kc2(NO)·c(O2),v=v(NO2)消耗=kc2(NO2),kk为速率常数。

容器编号

起始浓度/ mol·L1

平衡浓度/ mol·L1

c(NO)

c(O2)

c(NO2)

c(O2)

0.6

0.3

0

0.2

0.3

0.25

0.2

①温度为T1时, =________;当温度升高为T2时,kk分别增大m倍和n倍,则m______n(填”““=”)。

②容器Ⅱ中起始时v_____v(填”““=”),理由是_______

(3)NH3CO2反应可合成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反应方程式为2NH3(g)+CO2(g)CO(NH2)2(l)+H2O(g)在合成塔中进行,下图中Ⅰ、Ⅱ、Ⅲ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温度为T℃时,按不同氨碳比和水碳比投料时,二氧化碳平衡转化率的情况。

①曲线Ⅰ、Ⅱ、Ⅲ中水碳比的数值分别为0.60.711.11.51.6,则生产中应选用的水碳比数值范围是______

②在选择氨碳比时,工程师认为控制在4.0左右比较适宜,不选择4.5,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则其最高正价为+7

B.钠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分别小于镁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

C.高氯酸的酸性与氧化性均大于次氯酸的酸性与氧化性

D.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高于对羟基苯甲醛的熔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氧化性:BrO3->IO3->Br2>I2。向含6molKI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KBrO3溶液,整个过程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所加KBrO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时,KI反应完全,则消耗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还原产物是__

2)已知b→c过程中,仅有一种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①已知反应:2BrO3-+I2→2IO3-+Br2;有同学由此得出氧化性:I2Br2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___,并说明理由:___

4)计算c→d过程中消耗KBrO3的物质的量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