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分)某同学受2Mg+CO2 2MgO+C的启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Mg和SO2的实验。

(1)选择制取SO2的合适试剂:_____________。
①10%的H2SO4溶液 ②80%的H2SO4溶液   ③Na2SO3固体     ④CaSO3固体
(2)写出装置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本实验应在镁下方垫一不锈钢片,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有不足之处?__________如果有,请列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反应后试管C中的成份某同学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①全部是NaSO3                             假设②全部是NaHSO3
假设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补充完善假设。并将下表实验检验设计及结论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1)取少许反应后试管C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无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假设_______是正确的
(2)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检测(1)的上层溶液的PH
若PH>7
证明__________正确
若PH=7
若PH<7
证明__________正确
证明__________正确
(1)②③(1分)
(2)3Mg+SO22MgO+MgS    (2Mg+2SO22MgO+S  Mg+SMgs) (2分)
(3)SiO2是酸性氧化物 所以Mg与玻璃中的SiO2能发生反应,故不能直接接触(2分)
(4)有(1分) 在A与B之间未连接一干燥装置;C装置未与大气相通
未放设计防倒吸装置(写两点即可)(2分)
(5)Na2SO3和NaHSO3的混合物 (1分) NaSO3和NaOH的混合物(1分)
假设①正确。(2分)
若 PH > 7 则溶液是Na2SO3和NaOH的混合物(1分)
PH < 7 则说明是NaHSO3的Na2SO3的混合物(1分)
PH=7 则说明是Na2SO3(1分)
(1)实验室制取SO2,常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所以答案选②③。
(2)根据2Mg+CO2 2MgO+C可知,镁和SO2反应生成物应该是氧化镁和单质硫,由于在高温下镁还可以继续和硫反应生成硫化镁,所以方程式为3Mg+SO22MgO+MgS。
(3)由于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而SiO2是酸性氧化物因此Mg能与玻璃中的SiO2能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直接接触。
(4)由于在高温下镁也能与水蒸气反应,而生成的SO2没有干燥,所以应该在在A与B之间未连接一干燥装置;SO2易溶于水,导管口直接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易造成倒吸。
(5)由于亚硫酸是二元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生成正盐,也可以生成酸式盐。所以根据题意两种。例外设应该是Na2SO3和NaHSO3的混合物和NaSO3和NaOH的混合物。亚硫酸钠能和氯化钡反应产生沉淀,所以如果没有产生沉淀,则没有亚硫酸钠。由于氢氧化钠是强碱,亚硫酸氢钠溶于水显酸性,所以可以通过测定上层清液的pH值来进一步鉴别。即若 PH > 7 则溶液是Na2SO3和NaOH的混合物;PH < 7 则说明是NaHSO3的Na2SO3的混合物;PH=7 则说明是Na2SO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操   作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欲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
滴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欲证明溶液中含有S2-
取少量溶液滴在醋酸铅试纸上看是否变黑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比较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用Pt作电极电解Mg(NO3)2、Cu( NO3)2混合液
 
确定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2012·德州一模](12分)有色金属冶炼厂剩下的废料中,含有金、银、铂、钯等贵重金属,为提高经济效益,某科技小组要从废料中提取金、银、铂、钯等贵重金属,步骤设计如下图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中,浓硫酸浸煮产生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常用足量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在实验室中操作I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3)实验过程中所需的氯气在制备中,会混有杂质(H2O和HCl),科技小组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证明水蒸气和HCl杂质的存在,请根据设计示意图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①A是氯气发生装置,其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实验装置的接口顺序为:b接                接a。
③装置D的作用是            
④在实验中,一组员认为该实验设计存在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他们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E。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装置E应加在          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并且在广口瓶中放入               (填写所有试剂或用品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下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25 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 kJ/mol)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从下列选出)。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从下列选出)。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4)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5
 
2
25.9
25.9
25.9
29.2
3
26.4
26.2
26.3
29.8
②近似认为0.55 mol/L NaOH溶液和0.25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Δ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平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用另一支温度计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A.氯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Cl[
B.将电石和水反应后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如果溴水褪色,证明乙炔和溴发生了反应
C.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
D.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少量浓溴水可观察到白色三溴苯酚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4分)某研究小组模拟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的第一步反应:
4FeS2+11O22Fe2O3+8SO2,进行以下实验,并测定该样品中FeS2样品的纯度(假设其它杂质不参与反应)。

实验步骤:称取研细的样品4.000g放入上图b装置中,然后在空气中进行煅烧。为测定未反应高锰酸钾的量(假设其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实验完成后取出d中溶液10mL置于锥形瓶里,用0.1000mol/L草酸(H2C2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已知: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H2S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样品质量能否用托盘天平      (填“能”或“不能”);
(2)装置a的作用是                      
(3)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        ;
(4)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滴定管初读数为0.10mL,末读数如上图所示,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为   mL;
(5)该样品中FeS2的纯度为                   
(6)若用下图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d,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推断题

(18分)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H2O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溶液pH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沉淀。
⑶ 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CuSO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 ,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

上述三种方案中,_________________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__________方案更合理。
⑸ 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 (Mr=250)含量。取a 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0.00 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 mol L-1 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b mL。滴定反应如下:
Cu2+ + H2Y2 = CuY2 + 2H+
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4·5H2O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
a.未干燥锥形瓶
b.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c.未除净可与EDTA反应的干扰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分)为了验证Cu和浓H2SO4反应的产物中有SO2和H2O,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 B中有无水硫酸铜、C中有品红、D中有氢氧化钠溶液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a接        
                     
(2) 仪器B、C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SO2和H2O?B中  ,C中      
(3)D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4)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