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25 ℃时,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HX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X为弱酸

B.V120

C.M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X)>cNa)>cH)>cOH

D.0.1 mol·L1 NaOH溶液和0.1 mol·L1 HX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Na)=cX)+cOH

【答案】D

【解析】

A.由图可知,0.1 mol·L1 HX溶液的pH3,说明HX为弱酸,故A正确;

B.V120,则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X,由于HX为弱酸,则NaX溶液呈碱性,pH7,所以V1应小于20,故B正确;

C.M点溶液中的溶质是等物质的量的HXNaX,溶液呈酸性,说明HX的电离程度大于X的水解程度,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X)>cNa)>cH)>cOH),故C正确;

D.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cX)+cOH),故D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短周期中A元素原子半径最小,D元素原子半径最大,B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E同主族,形成的化合物为EC2、EC3。回答下列问题: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B与C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_____>      。(填化学式)

(3)D,C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2C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D2C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事实能说明元素F的非金属性比元素E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

A.元素F形成的单质比元素E形成的单质的熔点低

B.F和E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C.F2通入到D2E的溶液中出现浑浊

D.F氢化物的酸性比E氢化物的酸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盛有稀 H2SO4 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

B.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X为碳棒,YFe

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浓度的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NH4++OH-,若想增大NH4+的浓度,而不增加OH-的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适当升高温度 ②加入NH4Cl 固体 ③通入NH3 ④加入少量盐酸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0.10 moI/LNaOH溶液滴定0.10 mol/LHA溶液,滴定曲线如图a所示,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a(HA)的数量级为10-5

B. N点,

C. PQ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D. 当滴定至溶液呈中性时,c(A-)>c(H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向10mL 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 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C. pH=7时,c(Na+)=c(A-)+c(HA)

D. 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溴苯是一种用来合成医药、农药的重要原料,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在A下端活塞关闭的前提下,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______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能证明;或者向试管D中加入______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开发清洁能源是当今化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二甲醚(CH3OCH3)在未来可能替代柴油和液化气作为洁净液体燃料使用,工业上以COH2为原料生产CH3OCH3。工业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进行下列反应:

CO(g)+2H2(g)CH3OH(g) ΔH1=-99kJ·mol1

2CH3OH(g)CH3OCH3(g)+H2O(g) ΔH2=-23.5kJ·mol1

CO(g)+H2O(g)CO2(g)+H2(g) ΔH3=-41.2kJ·mol1

(1)催化反应室中的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计算ΔH=_______。反应来自煤的气化。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每生成1mol H2需要吸收131.3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在该条件下,若反应①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0.6mol·L1c(H2)=1.4mol·L18min后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50%,则8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3)在t℃时,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的甲醇,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c(mol·L1)

0.46

1.0

1.0

此时刻v___v(填“>”“<”或“=”),平衡时c(CH3OCH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

(4)在(1)小题中催化反应室的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CO的平衡转化率a(CO)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X代表___(填“温度”或“压强”),且L1___L2(填“>”“<”或“=”)。

(5)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同时进行三个反应,发现随着起始投料比的改变,二甲醚和甲醇的产率(产物中的碳原子占起始CO中碳原子的百分率)呈现如图的变化趋势。试解释投料比大于1.0之后二甲醚产率和甲醇产率变化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Z的最高正价之和与W的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X2W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难溶于水

D.将由XZ的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放入冷水中,Z的单质不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