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B、C、D、E、F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短周期中A元素原子半径最小,D元素原子半径最大,B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E同主族,形成的化合物为EC2、EC3。回答下列问题: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B与C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_____> 。(填化学式)
(3)D,C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2C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D2C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事实能说明元素F的非金属性比元素E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
A.元素F形成的单质比元素E形成的单质的熔点低
B.F和E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C.F2通入到D2E的溶液中出现浑浊
D.F氢化物的酸性比E氢化物的酸性强
【答案】第3周期第ⅥA族 H2O>NH32Na2O2+2H2O===4NaOH+O2↑BC
【解析】
在短周期中A元素原子半径最小,则A是H;D元素原子半径最大,则D是Na ;B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则B为N;C、E同主族,形成的化合物为EC2、EC3,推断E为S,C为O;F属于短周期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F为Cl,综上所述,A、B、C、D、E、F分别为H、N、O、Na、S、Cl;
(1)硫的核电荷数为16,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第ⅥA族;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第3周期第ⅥA族。
(2)B与C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和H2O,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由于非金属性O>N,所以B与C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NH3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H2O>NH3 。
(3)D,C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2C2为Na2O2,其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 2Na2O2+2H2O===4NaOH+O2↑。
(4)A.单质的熔沸点是物理性质,不能作为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故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因此Cl元素非金属性强于S,故B正确;
C.氯气通入到Na2S的溶液中出现浑浊(S单质),说明Cl元素非金属性强于S,故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与氢化物的酸性强弱无关,所以不能根据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C。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A是葡萄糖,物质E是淀粉
B. 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F
C. 物质C的种类约有20种,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
D. SARS病毒的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物是CO2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分子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B. 由于乳酸()中存在一个手性碳原子,导致该物质存在互为镜像的两个手性异构体
C. 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 由右图可知酸性:H3PO4>HClO,因为H3PO4分子中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当前空气质量检测的主要项目除了PM2.5外,还有CO、SO2、氮氧化物(NO和NO2)、O3等气体。
(1)汽车尾气中含有NO和CO气体,可利用催化剂对CO、NO进行催化转化反应:
2CO(g)+2NO(g) N2(g)+2CO2(g) △H
①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N2(g)+O2(g)=2NO(g) △H1=+180.5kJ/mol
2C(s)+O2(g)=2CO(g) △H2=-2210kJ/mol
C(s)+O2(g)=CO2(g) △H3=-393.5kJ/mol
则△H=_________。
②在一定温度下,将2.0molNO、2.4molCO气体通入到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在0~15min,以N2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速度v(N2)=________。若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变,20min时再容器中充入NO、N2各0.4mol,化学平衡将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2)在相同温度下,两个体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CO、NO催化转化反应,有关物质的量如下表:
容器编号 | 起始物质的量/mol | 平衡物质的量/mol | |||
NO | CO | N2 | CO2 | CO2 | |
I | 0.2 | 0.2 | 0 | 0 | a |
II | 0.3 | 0.3 | b | 0.1 | 0.2 |
①容器I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875倍,则a=________。
②容器II平衡时的气体压强为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
(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破少NOx的排放。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耐高温试剂Ag-ZSW-5对CO、NO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CO混存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在n(NO)/n(CO)=1条件下,最佳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左右。
②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
③加入CO后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
(4)以NO2、O2、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则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需配制 0.1mol/LNaOH 溶液 500mL,右图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
(1)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除了图中给出的的仪器和托盘天平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 30mL 水洗涤烧杯 2~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 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500mL 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 1~2cm 处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若没有洗涤烧杯 _________________ 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可以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给下列烃命名:
(1)____。
(2)____。
(3)____。
(4)有机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或____。
(5)2,4二甲基2己烯写出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气缸中用一不漏气的可自由移动的活塞隔开(如下图),右边充有H2和O2,左边充有N2,在20℃时将右边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到原温度。若活塞原来距离气缸左端的距离为总长的1/4,反应后活塞静止于气缸中点(水的体积忽略不计),则原来H2和O2的体积比可能为( )
A. 2:1 B. 7:2 C. 5:4 D. 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A+3B=2C+2D来说,下列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υ(A)=0.25 mol/(L·min) B. υ(B)=0.6 mol/(L·min)
C. υ(C)=0.5 mol/(L·min) D. υ(D)=0.6 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