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Zn、Cu总含量约为99%)回收铜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①写出铜帽溶解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铜帽溶解后需将溶液中过量H2O2除去。除去H2O2的简便方法是 。
(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含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后溶液中Cu2+的含量。实验操作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pH=3~4,加入过量K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Cu2++4I-=2CuI(白色)↓+I2 I2+2=2I-+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 ,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
②若滴定前溶液中H2O2没有除尽,所测得的Cu2+的含量将会 (填“偏高”、“偏低”、“不变”)。
(3)已知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
Fe3+ | Fe2+ | Zn2+ | |
开始沉淀的pH | 1.1 | 5.8 | 5.9 |
完全沉淀的pH | 3.2 | 8.8 | 8.9 |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30% H2O2、1.0 mol·L-1HNO3、1.0 mol·L-1 NaOH。
由回收铜后的滤液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 ;
② ;
③ 过滤;
④ ;
⑤ 过滤、洗涤、干燥
⑥ 900℃煅烧。
【答案】(1)①Cu+H2O2+H2SO4=CuSO4+2H2O;②加热(至沸腾)
(2)①淀粉溶液;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②偏高
(3)①向滤液中加入略过量30%的H2O2,使其充分反应
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1.0 moL· L-1的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5(或3.2≤pH<5.9)
④向滤液中滴加1.0 moL· L-1的氢氧化钠,调节pH约为10(或8.9≤pH≤11)
【解析】
试题分析:废弃旧电池的铜帽加水超声洗涤去除表面的可溶性杂质,然后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在酸性条件下氧化铜生成铜盐,加入氢氧化钠降低酸性,然后加入足量的锌灰,由于锌的活泼性强于铜,故能把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剩余锌的化合物制备ZnO,
(1)①因为双氧水在酸性溶液中先把铜氧化成氧化铜,当然这是一个微弱的反应,形成一个平衡,但是形成的氧化铜马上就会被稀硫酸溶解,平衡被打破,反应朝正方向进行,故而逐渐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
故答案为:Cu+H2O2+H2SO4=CuSO4+2H2O;
②过氧化氢性质比较稳定,若加热到153℃便猛烈的分解为水和氧气,将溶液中过量的H2O2 除去可加热至沸。
故答案为:加热至沸;
(2)①淀粉溶液为指示剂,当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滴入时,溶液蓝色褪去,半分钟颜色不变,说明滴定到达终点。
故答案为:淀粉溶液;蓝色褪去并半分钟内不恢复;
②若留有H2O2,加入KI后,会有以下反应:H2O2+2I-+2H+=I2+2H2O,误当成2Cu2++4I-=2CuI(白色)↓+I2 生成的碘,使测定结果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
(3)①向滤液中加入略过量的30%H2O2,使其充分反应,目的使Fe2+转化完全为Fe3+,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然后②滴加NaOH溶液,调节溶液PH约为5(或3.2≤pH<5.9),使Fe3+沉淀完全,然后③过滤,再④向滤液中滴加1.0molL-1NaOH,调节溶液PH约为10(或8.9≤pH≤11),使Zn2+沉淀完全,最后⑤900℃煅烧,制得氧化锌。
故答案为:①向滤液中加入略过量的30%H2O2,使其充分反应;②滴加1.0molL-1NaOH,调节溶液PH约为5(或3.2≤pH<5.9);④向滤液中滴加1.0molL-1NaOH,调节溶液PH约为10(或8.9≤pH≤1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Al2O3作耐火材料是因为氧化铝熔点高
B.光导纤维具有很强的导电能力,应用于制造通信光缆
C.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中是因为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CO2和水
D.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是因为FeCl3能与铜单质发生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72-和CrO42-)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
已知转化过程中的反应为2CrO42-(aq)+2H+(aq)Cr2O72-(aq)+H2O(l)。转化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的含量为28.6g/L,CrO42-有10/11转化为Cr2O7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若用绿矾(FeSO4·7H2O)作还原剂,处理1L废水,至少需要458.7g
C. 常温下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1×1014,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5
D. 常温下Ksp[Cr(OH)3]=1×10-32,要使处理后废水中的c(Cr3+)降至1×10-5mol/L,应调溶液的pH=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烯是重要化工原料,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通过石油裂解可以获得乙烯,再以乙烯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很多的化工产品。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D中含官能团名称为 。
(3)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① ;② ;③ 。
(4)乙烯大量用来生产环氧乙烷,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
工艺一:
工艺二:
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则,理想的生产工艺是原子经济性好的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应采用___________(填“工艺一”或“工艺二”)更环保、更经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B.电池工作时,向电极B移动
C.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
D.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数十年来,化学工作者对碳的氧化物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在高温高压下CO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能与多种单质或化合物反应。
(1)工业上常采用水蒸气喷到灼热的炭层上实现煤的气化(制得CO、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上述煤气化过程中需向炭层交替喷入空气和水蒸气,喷入空气的目的是 ;反应生成的气体在加热、催化剂作用条件下可合成液体燃料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一定条件下,CO与H2可合成甲烷,反应方程式为:CO(g)+3H2(g)CH4(g)+H2O (g)该条件下,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4)CO—空气燃料电池中使用的电解质是搀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5)工业上可通过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反应方程式为:
CH3OH(g)+CO(g) HCOOCH3(g) ΔH =-29.1 kJ·mol-1
科研人员对该反应进行了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下:
①根据反应体系的压强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因素,工业制取甲酸甲酯应选择的压强为 。
a.3.5×106Pa b.4.0×106Pa c.5.0×106Pa
②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温度是 ,其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钾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氧化铝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也是较好的耐火材料
C.石英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也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D.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催化转化器,可降低尾气中CO、NOx等的排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过程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是( )
A.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将HCl通入NaAlO2溶液中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加热溶有SO2的品红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