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欲利用如图装置制取能较长时间存在的Fe(OH)2,其中实验所用溶液现配现用且蒸馏水先加热煮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X可以是稀硫酸或稀硝酸或稀盐酸

B. 实验开始时应先关闭止水夹a、打开b,再向烧瓶中加入X

C. 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在烧瓶中观察到白色沉淀

D. 反应结束后若关闭b及分液漏斗活塞,则Fe(OH)2可较长时间存在

【答案】D

【解析】

A. 稀硝酸会将铁氧化为+3价的铁离子,故A错误;

B. 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ab,利用生成的氢气将装置中空气排出,然后关闭a,利用压强差将烧瓶中生成的亚铁离子排入到锥形瓶中反应生成Fe(OH)2,故B错误;

C. 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在锥形瓶中观察到白色沉淀,故C错误;

D. 由于装置中的空气及溶液中氧气已经被除去,故Fe(OH)2可较长时间存在,故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5mol/L的四种溶液:①Na2CO3;②NaHCO3;③HCl;④NH3·H2O

1)上述溶液中,可发生水解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上述溶液中,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又能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向溶液④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此时的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4)若将③和④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___④的体积(填大于、小于、等于)

5)取10mL溶液③,加水稀释到500mL,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5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C. 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

D. 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含镍(NiO)废料中有FeOAl2O3MgOSiO2等杂质,用此废料提取NiSO4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已知:①有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所需的pH如图2所示。

25 ℃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b1.8×105HF的电离常数Ka7.2×104Ksp(MgF2)7.4×1011

(1)“酸浸时,为提高浸出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步骤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2CO3调节溶液的pH5,得到废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25 ℃时,1 mol·L1NaF溶液中c(OH)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mol·L1NH4F溶液呈________(酸性”“碱性中性”)

(4)已知沉淀前溶液中c(Mg2)1.85×103mol·L1,当除镁率达到99%时,溶液中c(F)________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实验室以铜屑(含有少量CuO)为原料制备适量无水Cu(NO3)2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SOCl2熔点为-105℃、沸点为76℃、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

4NH3·H2O+Cu2+=[Cu(NH3)4]2++4H2O

[Cu(NH3)4]2+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吸光度A表示)Cu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角度考虑,试剂X__

2)步骤II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步骤,蒸发时所用容器名称是__,停止加热的时机是__

3)步骤III在如图1所示装置(夹持及控温装置省略)中进行。

①实验中,若仅打开装置活塞b的情况下,恒压滴液漏斗中液体__(不能”)全部流下。

C中产生的现象是__

D的作用是__

④写出A中三颈烧瓶内Cu(NO3)2·3H2OSOCl2恰好反应生成Cu(NO3)2的化学方程式:__

4)用分光光度法可测定产品的纯度。现准确称取0.50g无水Cu(NO3)2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准确移取该溶液10.00mL,加过量NH3·H2O,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测得溶液吸光度A=0.600。已知[Cu(NH3)4]2+的吸光度ACu2+标准溶液浓度关系如图2所示。

①量取10.00mLCu(NO3)2溶液所用量器名称是__

②无水Cu(NO3)2的纯度是__(以质量分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大量古代化学的研究成果,《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反应原理为:S+2KNO3+3C===K2S+N2↑+3CO2

(1)氮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烟花燃放过程中,钾元素中的电子跃迁的方式是___________KSNO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上述反应涉及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碳元素除可形成常见的氧化物COCO2外,还可形成C2O3(结构式为)C2O3与水反应可生成草酸(HOOC—COOH)

C2O3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CO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

②草酸与正丁酸(CH3CH2CH2COOH)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2,二者的熔点分别为101℃、-7.9℃,导致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分子中π键与σ键个数比为___________

(3)超氧化钾的晶胞结构图如下:

则与K+等距离且最近的K+个数为___________,若晶胞参数为dpm,则该超氧化物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用含dNA的代数式表示,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用甲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

(1)Z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在保证电极反应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材料不能代替左侧Cu电极(虚线方框内)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石墨 B. C. D.

(2)实验过程中,SO42-________(从左向右从右向左”)移动;滤纸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用乙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时发现,两极均有气体产生,且Y极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后观察到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查阅资料知,高铁酸根离子(FeO)在溶液中呈紫红色。根据实验现象及所查信息,填写下列空白:

(3)电解过程中,X极溶液的pH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4)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______________

(5)已知K2FeO4Zn可以构成碱性电池,其中K2FeO4在电池中作正极材料,电池总反应为2K2FeO43Zn===Fe2O3ZnO2K2ZnO2,则该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

B.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混合时,应先向浓硝酸中缓缓加入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将苯逐滴滴入

C.仪器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反应完全后,可用仪器ab蒸馏得到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以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2v(H2)=3v(NH3)

B.3v(N2)=v(H2)

C.1 mol N≡N键断裂的同时,有3 mol H-H键断裂

D.1 mol N≡N键形成的同时,有6 mol N-H键断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