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甲表示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过程,图乙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2)若图乙中血糖调节过程中,“信号刺激”为血糖浓度偏高,则正常情况下,胰岛中的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会增加。

3)若图乙中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信号刺激”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_(增多、减少),从而导致尿量________(增多、减少)

4)若图乙中体温调节过程中,“信号刺激”为外界温度下降,垂体分泌的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则腺体A分泌的________(激素名称)含量上升,促进机体产热,维持体温。但人体中由腺体A分泌的激素既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总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波动,这是因为该种激素的分泌的调节过程为________调节。

【答案】神经-体液 B 胰岛素 增多 减少 甲状腺激素 负反馈

【解析】

据图分析,图甲显示盐酸刺激小肠产生促胰液素,进而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属于体液调节;神经中枢也可以通过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控制胰腺分泌胰液,属于神经调节。图乙为下丘脑参与的血糖调节、水盐平衡调节、体温调节过程图,其中胰岛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后胰岛素,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腺体A为甲状腺或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或肾上腺素。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中胰液的分泌既有体液调节,也有神经调节。

(2)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以降低血糖浓度。

3)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血液中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4)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可知,若体温调节过程中,“信号刺激”为促甲状腺激素,则腺体A为甲状腺,其分泌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会过高,因为该激素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RNA干扰技术的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推测A蛋白具有RNA聚合酶的功能

B. 可利用该技术研究基因的功能

C. RNA干扰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利用该技术可以抑制致病基因的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酒时若要提高产量,应严格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家庭酿酒过程中不必对发酵瓶严格消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红葡萄酒具有美容养颜等诸多功效,其中的红色物质来自__________________

2)图1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如图2为某同学制作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简图,则集气管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则造成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要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近段时间我国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的罪魁祸首要归咎于化石燃料的不良排放,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B()C共同构成了________。图中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碳元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为生物的________作用,为防止雾霾天气,人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分C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 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________kJ

(6)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但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生物的DNA复制、转录、翻译发生在同一场所

B.图解中每一过程都涉及碱基互补配对

C.逆转录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三种

D.与此图解过程有关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是学生绘制的一个细胞及其中的光合作用过程。

1)图1中具有不同类型的膜,它们是_____。各种膜功能差异主要取决于膜结构中的_____

A.磷脂 B.糖蛋白 C.蛋白质 D.胆固醇

2)下列结构存在于图1区域的有_____

研究者研究了不同强度紫外线对芦苇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了自然光照组(CK)、紫外线强度增强25%组(R1)、紫外线强度增强50%组(R2)三组,每组处理3个重复,连续处理60天。获得的总叶绿素含量变化数据如图3所示。

3)据图3,不同强度紫外线对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是:_____

研究数据同时表明,辐射处理期间,净光合速率CKR1R2

研究者还用显微镜观察了三组细胞结构,发现:

CK组:大量叶绿体紧贴细胞边缘,呈长椭圆形,膜结构完整,内部结构清晰,基粒排列整齐而致密。

R1组:叶绿体数目减少,明显肿胀变形,叶绿体膜完整性有轻微破坏,基粒松散。

R2组:叶绿体数目很少,肿胀加剧,呈梭形;叶绿体膜边缘模糊部分破损缺失;基粒膨胀松散,排列稀疏紊乱,类囊体模糊不清。

4)根据本实验中获取的数据和资料,结合光合作用过程阐述高强度紫外线辐射影响芦苇光合作用的机制: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三)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某科学小组以拟南芥主根为实验材料,探讨外施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2,4-D两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其结果如图所示。

1拟南芥主根自身也可合成内源性生长素,合成部位位于根尖的___________。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成熟区

2设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实验样本数为每组20株,实施实验,对拟南芥主根长度进行测量并统计。实验过程重复3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由图分析可知,外施的IAA和2,4-D对主根的生长均有________作用。写出IAA和2,4-D作用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根的分生区和伸长区组成生长区,决定了主根的生长。为进一步探明上述两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拟南芥主根各分区生长的影响,用0.03 μmol·L-1的IAA和2,4-D培养种子8天,对主根分生区和伸长区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如表1。

表1拟南芥主根各分区长度

4通过表1分析可知IAA对拟南芥主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4-D对拟南芥主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①促进分生区的生长

②抑制分生区的生长

③促进伸长区的生长

④抑制伸长区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高抗基因R成功转人到抗旱能力弱的植株的染色体上,并得到如图所示的三种高抗旱类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III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B.类型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占3/4

C.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8

D.I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糖原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原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该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图为某家族关于此病的遗传系谱图。

1)据图中的信息可判断糖原贮积病的致病基因为____________(显/隐)性。

2)调查得知II1携带糖原贮积病致病基因,则可推测人群中糖原贮积病在男性中的患病概率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女性患病率。

3)糖原贮积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II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III2 III3是一对异卵双胞胎,则她俩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4)经诊断,II2已怀孕,生一个糖原贮积病的女婴的概率为____________。为避免患儿出生,该采取____________的措施预防。

AB超检查 B.性别检查 C.基因检测 B.染色体检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