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液流法”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实验步骤:
①配制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
②取12支干燥洁净的带塞试管,分成甲、乙两组,每组试管依次编为16号。向甲、乙两组相同编号的试管中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4mL,迅速塞紧试管,备用。
③取大小相似的黑藻叶片60片,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加入甲组的6支试管中,并塞紧试管。放置20min,期间多次摇动试管。再向甲组每支试管中均加入微量甲晞蓝粉末(忽略对蔗糖浓度的影响),充分摇匀。
④将乙组蔗糖溶液摇匀,用弯头毛细吸管从甲组试管中吸取少量蓝色溶液,插入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的溶液中部,从毛细吸管一端轻轻挤出1小滴蓝色溶液(如图)。观察蓝色小滴的升降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
乙组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加入的蔗糖溶液浓/molL-1 | 0.05 | 0.10 | 0.15 | 0.20 | 0.25 | 0.30 |
蓝色小滴升降情况 | ↓ | ↓ | ↓ |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要及时塞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不同试管中加入的黑藻叶片的大小和数量要相同,这属于对实验_____________变量的控制。
(2)乙组试管1、2、3中蓝色小滴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其中下降最慢的是试管_____________中的蓝色小滴。
(3)根据实验结果可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_____________之间。若要使估测结果更准确,则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防止因水分蒸发而导致蔗糖溶液浓度发生改变 无关 甲组1、2、3试管中黑藻叶片的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导致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密度大于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溶液的密度。 3 0.15-0.20mol·L-1 在0.15-0.20mol·L-1之间缩小浓度梯度,继续进行上述实验,蓝色小滴不移动时试管中的蔗糖溶液浓度与黑藻叶片细胞液浓度相当。
【解析】
本题以“小液流法”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实验设计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力。
(1)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小液流法”(即通过渗透失水或吸水)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因此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对溶液浓度的影响,据此可知: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要及时塞紧的目的是防止因水分蒸发而导致蔗糖溶液浓度发生改变。黑藻叶片的大小和数量属于无关变量,步骤③不同试管中加入的黑藻叶片的大小和数量要相同,这属于对实验无关变量的控制。
(2) 蓝色小滴的下降或上升和液滴浓度与蔗糖溶液浓度差的大小有关。当蓝色小滴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时,蓝色小滴下降,反之蓝色小滴则上升。可见,乙组试管1、2、3中蓝色小滴均下降的原因是:甲组1、2、3试管中黑藻叶片的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导致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密度大于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溶液的密度,且浓度差越小,下降越慢,所以其中下降最慢的是试管3中的蓝色小滴。
(3)表中信息显示:当蔗糖溶液浓为0.15molL-1时,蓝色小滴下降,说明黑藻叶片吸水,此时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当蔗糖溶液浓为0.20molL-1时,蓝色小滴上升,说明黑藻叶片失水,此时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综上分析可推知: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15-0.20mol·L-1之间。若要使估测结果更准确,则实验思路是在0.15-0.20mol·L-1之间缩小浓度梯度,继续进行上述实验,蓝色小滴不移动时试管中的蔗糖溶液浓度与黑藻叶片细胞液浓度相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发生在细胞内DNA上的一种碱基改变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种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B. 该DNA的结构一定没发生改变
C. 该DNA的热稳定性一定不变
D. 该细胞内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白鼠体细胞内的6号染色体上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P和基因Q所控制的性状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B. 基因P和基因Q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
C. 基因P在该动物神经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4个
D. 若箭头所指碱基变为T,对应的反密码子变为U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遗传信息的转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需模板是DNA的两条链B.所需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C.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D.该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______。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 “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______。
(5)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操作时应对接种工具采用_____________灭菌的方法。
(6)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水稻不需要Ca2+而排出,结果浓度变大
B.水稻的载体多于Mg2+载体
C.番茄对需求量较少
D.植物细胞吸收矿质离子有选择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天津卷)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 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 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