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PD=DC=BC=1,AB=2,AB∥DC,∠BCD=90°.
(1)求证:PC⊥BC;
(2)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

【答案】
(1)证明:因为PD⊥平面ABCD,BC平面ABCD,所以PD⊥BC.

由∠BCD=90°,得CD⊥BC,

又PD∩DC=D,PD、DC平面PCD,

所以BC⊥平面PCD.

因为PC平面PCD,故PC⊥BC.


(2)解:(方法一)分别取AB、PC的中点E、F,连DE、DF,则:

易证DE∥CB,DE∥平面PBC,点D、E到平面PBC的距离相等.

又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E到平面PBC的距离的2倍.

由(1)知:BC⊥平面PCD,所以平面PBC⊥平面PCD于PC,

因为PD=DC,PF=FC,所以DF⊥PC,所以DF⊥平面PBC于F.

易知DF= ,故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

(方法二)等体积法:连接AC.设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为h.

因为AB∥DC,∠BCD=90°,所以∠ABC=90°.

从而AB=2,BC=1,得△ABC的面积SABC=1.

由PD⊥平面ABCD及PD=1,得三棱锥P﹣ABC的体积

因为PD⊥平面ABCD,DC平面ABCD,所以PD⊥DC.

又PD=DC=1,所以

由PC⊥BC,BC=1,得△PBC的面积

由VAPBC=VPABC ,得

故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


【解析】(1),要证明PC⊥BC,可以转化为证明BC垂直于PC所在的平面,由PD⊥平面ABCD,PD=DC=BC=1,AB=2,AB∥DC,∠BCD=90°,容易证明BC⊥平面PCD,从而得证;(2),有两种方法可以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 方法一,注意到第一问证明的结论,取AB的中点E,容易证明DE∥平面PBC,点D、E到平面PBC的距离相等,而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E到平面PBC的距离的2倍,由第一问证明的结论知平面PBC⊥平面PCD,交线是PC,所以只求D到PC的距离即可,在等腰直角三角形PDC中易求;
方法二,等体积法:连接AC,则三棱锥P﹣ACB与三棱锥A﹣PBC体积相等,而三棱锥P﹣ACB体积易求,三棱锥A﹣PBC的地面PBC的面积易求,其高即为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设为h,则利用体积相等即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函数f(x)=loga(1+x),g(x)=loga(1﹣x),其中(a>0且a≠1),设h(x)=f(x)﹣g(x).
(1)求h(x)的定义域;
(2)判断h(x)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3)若a=log327+log2,求使f(x)>1成立的x的集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五个正方体图形中,是正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求能得出MNP的图形的序号(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设过原点 O 的直线与圆 C : 的一个交点为 P ,点 M 为线段 OP 的中点。
(1)求圆 C 的极坐标方程;
(2)求点 M 轨迹的极坐标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4],则函数g(x)=f(x)+f(x2)的定义域为(
A.[0,2]
B.[0,16]
C.[﹣2,2]
D.[﹣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圆C:x2+y2+2x+a=0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l:mx+y+1=0对称. (Ⅰ)求m的值;
(Ⅱ)直线l与圆C交于A,B两点, =﹣3(O为坐标原点),求圆C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函数f(x)= ,其中a>0,且函数f(x)的最大值是
(1)求实数a的值;
(2)若函数g(x)=lnf(x)﹣b有两个零点,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3)若对任意的x∈(0,2),都有f(x)< 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 (a∈R)是奇函数,函数g(x)= 的定义域为(﹣1,+∞).
(1)求a的值;
(2)若g(x)= 在(﹣1,+∞)上递减,根据单调性的定义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若函数h(x)=f(x)+g(x)在区间(﹣1,1)上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高一(1)班的一次数学测试成绩的茎叶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损,可见部分如图.

(Ⅰ)求分数在[50,60)的频率及全班人数;

(Ⅱ)求分数在[80,90)之间的频数,并计算频率分布直方图中[80,90)间矩形的高;

(Ⅲ)若要从分数在[80,100)之间的试卷中任取两份分析学生失分情况,求在抽取的试卷中,至少有一份分数在[90,100)之间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