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动点M(x,y)到直线l:x=3的距离是它到点D(1,0)的距离的 倍.
(1)求动点M的轨迹C的方程;
(2)设轨迹C上一动点T满足: =2λ +3μ ,其中P、Q是轨迹C上的点,且直线OP与OQ的斜率之积为﹣ .若N(λ,μ)为一动点,F1(﹣ ,0)、F2 ,0)为两定点,求|NF1|+|NF2|的值.

【答案】
(1)解:设M(x,y),则M到直线l的距离为|x﹣3|,MD=

∴|x﹣3|= ,化简得

∴动点M的轨迹C的方程为


(2)解:设P( cosα, sinα),Q( cosβ, sinβ),

则kOP= ,kOQ= ,∴kOPkOQ= =﹣

∴sinαsinβ+cosαcosβ=0,

=2λ +3μ ,∴T(2 λcosα+3 μcosβ,2 λsinα+3 μsinβ),

∵T在曲线C 上,

∴2(2 λcosα+3 μcosβ)2+3(2 λsinα+3 μsinβ)2=6,

化简得4λ2+9μ2=1,即

∴N(λ,μ)点轨迹方程为

F1(﹣ ,0)、F2 ,0)为此椭圆的两个焦点,

∴|NF1|+|NF2=2 =1.


【解析】(1)设M(x,y),用x,y表示出距离,列方程化简即可;(2)设P( cosα, sinα),Q( cosβ, sinβ),表示出T点坐标,代入曲线C的方程化简可得N的轨迹方程,利用椭圆的性质得出定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棱锥S﹣ABC及其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S﹣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32π
B.
C.
D. 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P(﹣1,﹣2)的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t为参数),以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θtanθ=2a(a>0),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N.
(1)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l的普通方程;
(2)若|PM|=|MN|,求实数a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是异面直线,则以下四个命题:存在分别经过直线的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存在分别经过直线的两个平行平面;经过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垂直于直线经过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平行于直线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且其图象的一个对称轴为,将函数图象上所有点的橫坐标缩小到原来的倍,再将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

1)求的解析式,并写出其单调递增区间;

2)求函数在区间上的零点;

3)对于任意的实数,记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选派一名学生参加全市实践活动技能竟赛,AB两位同学在学校的学习基地现场进行加工直径为20mm的零件测试,他俩各加工的10个零件直径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单位:mm

AB两位同学各加工的10个零件直径的平均数与方差列于下表;

平均数

方差

A

20

0.016

B

20

s2B

根据测试得到的有关数据,试解答下列问题:

(Ⅰ)计算s2B,考虑平均数与方差,说明谁的成绩好些;

(Ⅱ)考虑图中折线走势情况,你认为派谁去参赛较合适?请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设f(x)=ex﹣ex﹣x.
(1)求f(x)的单调区间;
(2)已知g(x)=x2f(x)+(x+1)[f(x)+(1﹣a)x]+(1﹣a)x3 . 若对所有x≥0,都有g(x)≥0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 且满足a1=1,anan+1=2Sn , 设bn= ,若存在正整数p,q(p<q),使得b1 , bp , bq成等差数列,则p+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中,内角对边的边长分别是,已知.()若的面积等于,求)若,求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