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已知圆锥曲线C:
x2
16
+
y2
t2-2t
=1
(t≠0且t≠2),其两个不同的焦点F1、F2同在x轴上.
(1)试根据t不同的取值范围来讨论C所表示的圆锥曲线;
(2)试在曲线C上求满足
PF1
PF2
=0
的点P的个数,并求出相应的t的取值范围.
分析:(1)只可能是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或双曲线,利用椭圆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即可得出;
(2)满足
PF1
PF2
=0
的P在以F1F2为直径的圆周上.再根据t的取值范围,可得当t∈(0,2)时,曲线C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可得p的个数.再根据b与c的关系即可得出p点的个数.
解答:解:(1)只可能是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或双曲线,
t2-2t>0
t2-2t<16
,即t∈(1-
17
,0)∪(2,1+
17
)
时,曲线C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当t2-2t<0即t∈(0,2)时,曲线C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
(2)满足
PF1
PF2
=0
的P在以F1F2为直径的圆周上
当t∈(0,2)时,曲线C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P有4个
t∈(1-
17
,0)∪(2,1+
17
)
时,曲线C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此时a2=16,b2=t2-2t,c2=16-(t2-2t)
若b<c,即t∈(-2,0)∪(2,4)时,P有4个
若b=c,即t=-2或t=4时,P有2个
若b>c,即t∈(1-
17
,-2)∪(4,1+
17
)
时,P不存在.
点评:熟练掌握椭圆、圆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等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点P是圆C:x2+y2=1外一点,设k1,k2分别是过点P的圆C两条切线的斜率.
(1)若点P坐标为(2,2),求k1•k2的值;
(2)若k1•k2=-λ(λ≠-1,0),求点P的轨迹M的方程,并指出曲线M所在圆锥曲线的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直线l1和l2相交于点M且l1⊥l2,点N∈l1.以A、B为端点的曲线段C上的任一点到l2的距离与到点N的距离相等.若△AMN为锐角三角形,|AM|=
17
,|AN|=3,且|BN|=6.
(1)曲线段C是哪类圆锥曲线的一部分?并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曲线段C所在的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
(2)在(1)所建的坐标系下,已知点P(m,n)在曲线段C上,直线l:mx+ny=1,求直线l被圆x2+y2=1截得的弦长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圆锥曲线上任意两点连成的线段称为弦.若圆锥曲线上的一条弦垂直于其对称轴,我们将该弦称之为曲线的垂轴弦.已知点P(
x0,y0)、M(m,n)是圆锥曲线C上不与顶点重合的任意两点,MN是垂直于x轴的一条垂轴弦,直线MP,NP分别交x轴于点E(xE,0)和点F(xF,0).
(Ⅰ)试用x0,y0,m,n的代数式分别表示xE和xF
(Ⅱ)已知“若点P(x0,y0)是圆C:x2+y2=R2上的任意一点(
x0•y0≠0),MN是垂直于x轴的垂轴弦,直线MP、NP分别交x轴于点E(xE,0)和点F(xF,0),则xExF=R2”.类比这一结论,我们猜想:“若曲线C的方程为
x2
a2
+
y2
b2
=1(a>b>0)
(如图),则xE•xF也是与点M、N、P位置无关的定值”,请你对该猜想给出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2•天津模拟)已知曲线C1
x2
a2
+
y2
b2
=1(a>b>0,x≥0)和曲线C2x2+y2=r2(x≥0)
都过点A(0,-1),且曲线C1所在的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为
3
2

(Ⅰ)求曲线C1和曲线C2的方程;
(Ⅱ)设点B,C分别在曲线C1,C2上,k1,k2分别为直线AB,AC的斜率,当k2=4k1时,问直线BC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定点坐标;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扬中二中高三(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圆锥曲线上任意两点连成的线段称为弦.若圆锥曲线上的一条弦垂直于其对称轴,我们将该弦称之为曲线的垂轴弦.已知点P(
x,y)、M(m,n)是圆锥曲线C上不与顶点重合的任意两点,MN是垂直于x轴的一条垂轴弦,直线MP,NP分别交x轴于点E(xE,0)和点F(xF,0).
(Ⅰ)试用x,y,m,n的代数式分别表示xE和xF
(Ⅱ)已知“若点P(x,y)是圆C:x2+y2=R2上的任意一点,MN是垂直于x轴的垂轴弦,直线MP、NP分别交x轴于点E(xE,0)和点F(xF,0),则”.类比这一结论,我们猜想:“若曲线C的方程为(如图),则xE•xF也是与点M、N、P位置无关的定值”,请你对该猜想给出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