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工地某一传输工件的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情形,AB为一段足够长的曲线轨道,BC为一段足够长的水平轨道,CD为一段圆弧轨道,圆弧半径r=1m,三段轨道均光滑。一长为L=2m、质量为M=1kg的平板小车最初停在BC轨道的最左端,小车上表面刚好与AB轨道相切,且与CD轨道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一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2kg的工件从距AB轨道最低点h高处沿轨道自由滑下,滑上小车后带动小车也向右运动,小车与CD轨道左端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后即被粘在C处。工件只有从CD轨道最高点飞出,才能被站在台面DE上的工人接住。工件与小车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取g=10m/s2

(1)h=2.8m,则工件滑到圆弧底端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大?

(2)要使工件能被站在台面DE上的工人接住,求h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解析】(1)工件从起点滑到圆弧轨道底端B,设到B点时的速度为vB根据动能定理:

工件做圆周运动,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①②两式可解得:N=40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工件滑到圆弧底端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N=N=40N

(2)①由于BC轨道足够长,要使工件能到达CD轨道,工件与小车必须能达共速,设工件刚滑上小车时的速度为v0,工件与小车达共速时的速度为v1,假设工件到达小车最右端才与其共速,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对于工件与小车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M)v1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对于工件从AB轨道滑下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h1=3m.

②要使工件能从CD轨道最高点飞出,h1=3m为其从AB轨道滑下的最大高度,设其最小高度为h,刚滑上小车的速度为v0,与小车达共速时的速度为v1,刚滑上CD轨道的速度为v2,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M)v1…⑥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工件恰好滑到CD轨道最高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工件在AB轨道滑动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联立。⑥⑦⑧⑨,代入数据解得:h=m

综上所述,要使工件能到达CD轨道最高点,应使h满足:m<h3m.

【名师点睛】(1)工件在光滑圆弧上下滑的过程,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求出工件滑到圆弧底端B点时的速度.在B点,由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轨道对工件的支持力,从而得到工件对轨道的压力.

(2)由于BC轨道足够长,要使工件能到达CD轨道,工件与小车必须能达共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求出滑上小车的初速度大小,根据机械能守恒求出下滑的高度h=3m,要工件能从CD轨道最高点飞出,h=3m为其从AB轨道滑下的最大高度,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最小高度,从而得出高度的范围.

型】解答
束】
13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雨水不能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分子间的距离r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时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非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E.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答案】ADE

【解析】由于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雨水不能透过布雨伞,故A正确;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随分子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随分子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B错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无规则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抵消越多,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C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热运动加剧,但个别分子的速率可能还会减小,故D正确;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要引起其它变化,故E正确.故选ADE.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必须称出小球的质量

B.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是水平的

D.应该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位置从静止开始滑下

2)如图,某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5.00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 ,该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判断出a点不是本次平抛运动的抛出点,取a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抛出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由于第一次选择的欧姆档×10不够合适,现改换另一欧姆档测量。两次测量时多用电表指针所指位置如图所示,下面列出第二次测量的有关操作:

A将两表笔短接,并调零

B将两表笔分别跟被测电阻的两端接触,观察指针的位置,记下电阻值

C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100档

D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1档

E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off位置

1根据上述有关操作,将第二次测量的合理实验步骤按顺序写出

2该电阻的阻值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实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A. P点的电势高于Q点的电势

B. 该质点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大

C. 该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大

D. 该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真空中有水平放置的两个平行、正对金属平板,板长为l,两板间距离为d,在两极板间加一交变电压如图乙,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以速度v0 v0接近光速的1/20)从两极板左端中点沿水平方向连续不断地射入两平行板之间。若电子经过两极板间的时间相比交变电流的周期可忽略不计,不考虑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对论效应,则(

A. Um时,所有电子都能从极板的右端射出

B. Um时,将没有电子能从极板的右端射出

C. 时,有电子从极板右端射出的时间与无电子从极板右端射出的时间之比为12

D. 时,有电子从极板右端射出的时间与无电子从极板右端射出的时间之比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在外力F=25N作用下开始运动.已知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物体的位移为5m时,具有50J的动能.求:

1)此过程中,外力F所做的功;

2)此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绝缘细管的圆心O处放一点电荷。现将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半圆形管的水平直径端点A静止释放,小球沿细管滑到最低点B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若小球所带电量很小,不影响O点处的点电荷的电场,则置于圆心处的点电荷在B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对月球起源问题一直很好奇,有种理论认为月球是由于某种原因从地球的地壳中飞出的一部分而形成的,现在我国研制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相继完成了对月球的绕月飞行,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卫星取得了大量科学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月球的各方面的性质,从而推断上述的月球起源论是否靠谱。

嫦娥二号卫星环绕月球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它距月球表面的高度比较小,估算时可近似认为是贴近月球表面飞行,其绕月飞行周期约为2h,已知引力常量为G=6.67×10-11Nm2/kg2.

1)估算月球的平均密度(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实际中嫦娥二号距离月球表面有一定高度,经理论分析第一问中的计算结果和实际值相比大约有25%的偏差,求出经过修正后的月球密度,有效位数同第一问。

3)若已知地球地壳的平均密度在2.6~2.9×103kg/m3之间,题目开头的月球起源理论是否合理?(给出判断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先后用多用表的欧姆挡和伏安法分别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x的值。如图甲为多用表欧姆挡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300A,内阻rg=100,调零电阻最大阻值R=50k,电池电动势E=1.5V。如图乙将欧姆表调零后,把Rx接入两表笔之间,发现指针指在表盘刻度中央。用伏安法测量Rx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规格如下:

①电流表A1(量程30mA,内阻约10);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约1)

②电压表(量程150V,内阻约5k)

③直流电源(输出电压12V,内阻不计)

④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允许最大电流1A)

⑤电健一个,导线若干条;

(1)该欧姆表能够比较准确测量的阻值范围是_________

A30K~80k

B3k8k

C300800

D3080

(2)用伏安法测量Rx时,应选用的电流表是______(填“A1”或“A2”)

(3)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在实物图上(图丙)补全连线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