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在外力F=25N作用下开始运动.已知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物体的位移为5m时,具有50J的动能.求:

1)此过程中,外力F所做的功;

2)此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

【答案】(1) (2) (3)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摩擦力不知道,所以从功的定义式无法求解,我们可以运用动能定理求解摩擦力做功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把拉力正交分解,用μ表示摩擦力,可以根据功的定义式求出摩擦力

解:(1)

(2) 运用动能定理:

代入数据可得:

(3)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把拉力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根据竖直方向平衡和滑动摩擦力公式得出:

f=μFN=μ(mg-Fsinθ)

根据功的定义式:Wf=μ(mg-Fsinθ)s

代入数据解得:μ=0.4。

点晴:动能定理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求速度、力、功等物理量,特别是可以去求变力功对于一个量的求解可能有多种途径,我们要选择适合条件的并且简便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水平平台上有一质量m=0.1kg的小球压缩轻质弹簧(小球与弹簧不栓连)至A点,平台的B端连接半径为R=0.2m,内壁光滑的二分之一细圆管BC圆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直径,小球可视为质点,B点和C点都与水平面相切。在地面的D点安装了一个可变倾角的足够长斜面DE已知地面CD长为,且小球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小球与可动斜面DE间的动摩擦因数 现释放小球,小球弹出后进入细圆管,运动到C点时速度大小为 求:

1)小球经过C点时对管壁的作用力;

2)当斜面EF与地面的夹角(在0~90°范围内)为何值时,小球沿斜面上滑的长度最短并求出这个最短长度(小球经过D点时速度大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相距为20cm的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如图,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现在导轨上放一质量330g的金属棒ab,它与导轨间动摩擦系数为μ=0.5,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2T的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导轨所接电源电动势为E=15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按要求进行调节,其他部分电阻不计,取g=10m/s2,为保持金属棒ab处于静止状态,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ab中通入的最大电流强度为多少;

2ab中通入的最小电流强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内电阻小于10 Ω

B电流表A1量程0—3 mA,内阻=10 Ω

C电流表A2量程0—06 A,内阻=01 Ω

D滑动变阻器R10—20 Ω,10 A

E滑动变阻器R20—200 Ω,l A

F定值电阻R0990 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ab两个参考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图所示的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且I2的数值远大于I1的数值,则由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3所测得电池的电动势E 电动势的真实值E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地某一传输工件的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情形,AB为一段足够长的曲线轨道,BC为一段足够长的水平轨道,CD为一段圆弧轨道,圆弧半径r=1m,三段轨道均光滑。一长为L=2m、质量为M=1kg的平板小车最初停在BC轨道的最左端,小车上表面刚好与AB轨道相切,且与CD轨道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一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2kg的工件从距AB轨道最低点h高处沿轨道自由滑下,滑上小车后带动小车也向右运动,小车与CD轨道左端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后即被粘在C处。工件只有从CD轨道最高点飞出,才能被站在台面DE上的工人接住。工件与小车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取g=10m/s2

(1)h=2.8m,则工件滑到圆弧底端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大?

(2)要使工件能被站在台面DE上的工人接住,求h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解析】(1)工件从起点滑到圆弧轨道底端B,设到B点时的速度为vB根据动能定理:

工件做圆周运动,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①②两式可解得:N=40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工件滑到圆弧底端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N=N=40N

(2)①由于BC轨道足够长,要使工件能到达CD轨道,工件与小车必须能达共速,设工件刚滑上小车时的速度为v0,工件与小车达共速时的速度为v1,假设工件到达小车最右端才与其共速,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对于工件与小车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M)v1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对于工件从AB轨道滑下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h1=3m.

②要使工件能从CD轨道最高点飞出,h1=3m为其从AB轨道滑下的最大高度,设其最小高度为h,刚滑上小车的速度为v0,与小车达共速时的速度为v1,刚滑上CD轨道的速度为v2,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M)v1…⑥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工件恰好滑到CD轨道最高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工件在AB轨道滑动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联立。⑥⑦⑧⑨,代入数据解得:h=m

综上所述,要使工件能到达CD轨道最高点,应使h满足:m<h3m.

【名师点睛】(1)工件在光滑圆弧上下滑的过程,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求出工件滑到圆弧底端B点时的速度.在B点,由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轨道对工件的支持力,从而得到工件对轨道的压力.

(2)由于BC轨道足够长,要使工件能到达CD轨道,工件与小车必须能达共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求出滑上小车的初速度大小,根据机械能守恒求出下滑的高度h=3m,要工件能从CD轨道最高点飞出,h=3m为其从AB轨道滑下的最大高度,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最小高度,从而得出高度的范围.

型】解答
束】
13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雨水不能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分子间的距离r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时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非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E.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离转轴某一距离r处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PP与圆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P恰能跟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而不发生相对滑动,若保持圆盘转速不变,将P换为另一种材料的物块QQ的质量为2m,与圆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PQ均可视为质点,并假定PQ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等于滑动摩擦力,若Q能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则Q放置在圆盘上的位置离转轴的最大距离为

A. 0.5r B. r C. 2r D. 4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束初速度为零的带电量为e、质量为m的电子流经电压U1的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垂直于偏转电场的场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最后飞出偏转电场。已知偏转电场两平行板间的电势差为U2,极板长为L,两板间的距离为d忽略电子重力。求:

1)电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时间;

2)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相对于入射方向的侧移距离;

3)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如图下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上图所示,则d=________mm

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

下列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________图象.(选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xoy坐标系中,在y0区域内存在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lx≤0的第III象限内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x>0的第IV象限内有一个带负电的固定点电荷(图中未标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从x轴上的M(-l0)点射入电场区域,粒子重力可忽略。粒子经过N(0 )点后,以恒定速率经P(0)点进入磁场区域并回到M点。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3)粒子从N点到M点所用的时间t(结果可保留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