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 m范围内,下列有关波的选项正确的有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该米波必须依靠空气传播

B.该米波频率比厘米波的频率低

C.该米波比可见光更容易产生衍射现象 

D.该米波遇到厘米波有可能产生干涉现象

E.右图为一列f=1Hz机械波在t=0时刻波动图,此时x=14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则t=1.75 s时,处于x=6 m的质点位移为5cm

【答案】BCE

【解析】米波属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故A错误;米波的波长在1~10 m,由,可知米波频率比厘米波的频率低,故B正确;波长越长,越易发生衍射,故C正确;由于米波和厘米波,频率不同,故不会干涉,故D错误;t=0时,此时x=14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说明此波向左传播。f=1Hz,可知T=1s,,可知x=6 m的质点在波峰,位移为+5cm,故E正确;综上分析,BCE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个横截面为半径R=2cm的圆柱形玻璃,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地面上有一个光源P,可发出不同颜色的线状光束恰好照射到柱形玻璃的水平直径的左侧A点,且光源射出的光线和横截面在同一平面。绿色光束射到A点,经柱形玻璃后在B(图中未标出)光源恰沿水平方向射出(不考虑在玻璃内的反射光)。已知射出点BA点的水平距离是d=3cm,求

(i)绿光在该柱形玻璃内的运动时间;(取光在空气中速度为3×108m/s)

(ii)若将这束绿光改成蓝光,经柱形玻璃射出后能否在地面上形成光斑。(不用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带有凹槽的滑块置于长木板上,一端用细线跨过定滑轮与小桶相连,另一端固定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为了完成该项实验,一位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

(1)小桶内先不放细砂,向滑块凹槽内倒入少量细砂,经过反复调整细砂的量,直到滑块在小桶的牵引下,打出的纸带上点迹均匀分布,用天平测出滑块及凹槽内细砂总质量M、小桶质量m。

(2)保持滑块凹槽内细砂量不变,向小桶内倒入细砂,释放滑块,滑块加速运动打出一条纸带,用天平测出小桶内细砂质量为m。

(3)A、B、C、D、E为纸带上五个计数点,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B、C、D、E与计数点A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打下B、D两点时纸带的速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在BD段过程中,滑块和小桶组成的系统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明在演示惯性现象时,将一杯水放在桌边,杯下压一张纸条。若缓慢拉动纸条,发现杯子会出现滑落;当他快速拉动纸条时,发现杯子并没有滑落。对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缓慢拉动纸条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小

B. 快速拉动纸条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大

C. 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纸条的动摩擦因数尽量大一些

D. 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尽量大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发射高度较高的探测卫星时,需要经过多次变轨,如图先把卫星发射至近地轨道ⅠⅢ是两次变轨后的椭圆轨道,轨道ⅠⅢ均相切于O点,QP分别为轨道ⅡⅢ的远地点,则

A. 卫星从地面发射到轨道Ⅰ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 卫星从轨道Ⅱ的O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一直做负功

C. 卫星在轨道Ⅱ运动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Ⅲ运动的机械能

D. 卫星在轨道Ⅰ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Ⅲ运动的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会用到急动度的概念。急动度j是加速度变化量Δa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即j = ,它的方向与物体加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则该物体在

A. t = 0时和t = 2s时加速度等大反向

B. t = 2s时和t = 4s时急动度等大反向

C. 1s~3s内做减速运动

D. 0~5s内速度方向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一简易恒温控制装置,一根足够长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在水槽中,管内装有一段长L = 4 cm的水银柱,水银柱下方封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开始时,开关S断开,水温为27℃,水银柱下方的空气柱长度为20 cm,电路中的AB部分恰好处于水银柱的正中央。闭合开关S后,电热丝对水缓慢加热使管内气体温度升高;当水银柱上升到高于AB时,电路自动断开,电热丝停止加热。大气压强p0 = 76 cmHg。

(i)水温为多少时电路自动断开?

(ii)若要使电路能在水温为87℃时自动断开,应再往玻璃管中注入多高的水银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cO位于同一直线上,ab=bc.在O点固定一点电荷Q,已知b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一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先从a点运动到b点,再从b点运动到c点,经历两个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电荷Q带正电

B. 两个运动过程,电场力做的功相等

C. 两个运动过程,电子运动的加速度相等

D. 整个运动过程,电子的动能不断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长传送带的左端A点,每隔相同的时间轻放上一个相同的工件。经测量,发现前面那些已经和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的工件之间的距离均为L。已知传送带的速率恒为v,工件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工件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件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的时间一定等于

B. 传送带对每个工件做的功为

C. 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一定等于

D. 传送带因传送每一个工件而多消耗的能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