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将力传感器A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轻质水平细绳与滑块相连,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靠右端)。如图甲所示,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水平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系沙桶,整个装置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在物体与小车脱离前缓慢向沙桶里倒入细沙,力传感器采集的F-t图象如乙图所示。则:

A.0~2.5s向沙桶里倒入细沙是不均匀的,2.5s后停止倒入细沙
B.0~2.5s小车所受静摩擦力作用的最大值约3.5N;2.5s~4.0s小车所受滑动摩擦力不变
C.0~2.5s小车静止,2.5s~4.0s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D.0~2.5s小车静止,2.5s~4.0 s小车做变加速运动

BD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与小车脱离前,以m、M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平衡条件可知,传感器上的拉力等于沙桶的重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3.5N后两者相对滑动,变为滑动摩擦力,因物体对小车的拉力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B正确,A错误;0~2.5s小车静止,2.5s~4.0 s小车受到沙桶的拉力不断变大,合力不断变大,小车做做变加速运动,C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o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取g=10m/s2,则: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如右图所示为一电流表的原理示意图.质量为m的均质细金属棒MN的中点处通过一挂钩与一竖直悬挂的弹簧相连,绝缘弹簧劲度系数为k.在矩形区域abcd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与MN的右端N连接的一绝缘轻指针可指示标尺上的读数,MN的长度大于.当MN中没有电流通过且处于平衡状态时,MN与矩形区域的cd边重合:当MN中有电流通过时,指针示数可表示电流强度.

(1)当电流表示数为零时,弹簧伸长多少?(重力加速度为g)
(2)若要电流表正常工作,MN的哪一端应与电源正极相接?
(3)若 ,此电流表的量程是多少?(不计通电时电流产生的磁场的作用)
(4)若将量程扩大2倍,磁感应强度应变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接触面垂直;
D.物体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物块m位于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的水平力F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将外力F撤去,则(    )

A.物块可能会沿斜面下滑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C.由可知,动摩擦因数μ的单位是
D.能把线织成布,把布缝成衣服,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个质量可忽略不计的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mA=1kg和mB=2kg的A、B两物块,A、B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水平恒力F作用在A物块上,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F=1N,则A、B都相对板静止不动
B.若F=1.5N,则A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N
C.若F=4N,则B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N   
D.若F=6N,则B物块的加速度为1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的物体沿倾角为的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合力为0
B.物体所受合力为
C.摩擦力大小与物体下滑速度大小无关
D.物体匀速下滑速度越大,则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大小为2N的力F作用下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斜面的倾角为30°,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

A.5N,沿斜面向下 B.5N,沿斜面向上
C.N,沿斜面向下 D.N,沿斜面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