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5?闵行区二模)某同学对黑箱(如图1)中一个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正确测量,他发现该元件两端的电压(Uab=Ua-Ub  ) 与流过它的电流I之间的变化关系有如下规律

①当-l5V<Uab<0V时,I近似为零.
②当Uab≥0,Uab和I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Uab/V 0.000 9.245 0.480 0.650 0.705 0.725 0.745
I/mA 0.00 0.15 0.25 0.60 1.70 4.25 7.5
(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该元件具有的特性有
AC
AC

A.单向导电                        B.通过的电流与电压是线性关系
C.通过的电流与电压是非线性关系    D.非单向导电
(2)若将此黑箱接入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并在该电路的cd两端输人如图 3(甲)所示的方波电压信号Ucd.请在图(乙)中定性(不必计算电压值标度)画出负载电阻RL上的电压信号Uef的波形.
分析:(1)分析图象中电压及电流的变化,可得出该元件的导电性能;
(2)根据该元件的导电性能,利用电路知识可得出输出端的波形图.
解答:解:(1)A、由图可知,当a端电势小于b端时,元件中电流几乎为零,而反过来后,电流较大,故说明该元件具有单向导电性;故A正确,D错误
C、根据实验数据发现通过的电流与电压是非线性关系,故B错误,C正确
故选AC
(2)若将该元件放入黑箱中,因为具有单向导电性,则电压正向时,有电流通过,此时输出端输出恒定电压,而电压反向时,无电流通过,输出端电压为零;
故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AC
(2)如图
点评:本题为探究性实验,此类实验要注意分析实验中的原理和要求,只有明确了实验原理才能准确分析判断;此类实验近些年有增多的趋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闵行区二模)(A)能证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分别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闵行区二模)在水平线上有17个质点,每相邻两质点间的水平距离均为4cm,如图所示.有一简谐波在水平方向传播,已知第5个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路程是 8cm,时间为2S.当它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经过12cm路程时,第17个质点即将振动,则该波的传播速度是
0.16
0.16
m/s,在图中画出第17个质点即将振动时的波形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闵行区二模)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O处的轴上安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光滑挡板(如图),当挡板与斜面夹角缓慢增大的过程中光滑斜面对球的支持力和球对挡板的作用力如何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闵行区二模)(均做)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
F
F
是为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
F′
F′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
不变
不变
.(选填“变”或“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B
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闵行区二模)本题中A.B分别为一期教材、二期新教材分叉题,考生选择只能选A组的全部或B组的全部完成
(A题 )如图所示,ABC和AD是两个高度相等的光滑斜面,ABC由倾角不同的两部分组成,且AB+BC=AD,两个相同的小球a、b从A点分别沿两侧斜面由静止滑下,不计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则滑到底部的先后次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