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从同一竖直线上不同高度AB两点处,分别以速率v1v2同向水平抛出两个小球,P为它们运动轨迹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两球在P点一定具有相同的速率

B. 若同时抛出,两球不可能在P点相碰

C. 若同时抛出,落地前两球竖直方向的距离逐渐变大

D. 若同时抛出,落地前两球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答案】BD

【解析】试题分析:A、两球的初速度大小关系未知,在P点,A的竖直分速度大于B的竖直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两球在P点的速度大小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

B、若同时抛出,在P点,A下落的高度大于B下落的高度,则A下落的时间大于B下落的时间,可知两球不可能在P点相碰,故B正确.

C、若同时抛出,根据h=知,经过相同的时间下落的高度相同,则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保持不变,故C错误.

D、若同时抛出,由图可知,下落相同的高度,B的水平位移大于A的水平位移,可知B的初速度大于A的初速度,由于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不变,水平距离逐渐增大,则两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故D正确.

故选:B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李明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点以及两保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甲所示.

)试在图甲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 的合力图示.并用 表示此力_______

)图乙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答:__________

)在以上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的是安全恒温饮水机的自动控制电路.左边是一个对水加热的容器,内有密封绝缘可调的电热丝发热器和接触开关S1,只要有水浸没S1,它就会导通.Rx是一个热敏电阻,低温时呈现高电阻,达到高温时(如水的沸点)呈现低电阻.Ry是一个可变电阻,低温时RxRy,高温(水的沸点)时RxRy.中方框P内是一个逻辑门,AB是逻辑门的输入端,Z是输出端.当AB输入都为高电势时,Z才输出高电势.右边虚线框J内是一个继电器,当Z输出高电势时电磁线圈中有电流,S2被吸动闭合,发热器工作.该加热电路中,电的电动势为220V,内电阻为,电热丝是一根额定电流为5A、总阻值为220Ω的均匀电阻丝制成的圆环形滑动变阻器,如图乙所示.

1)根据题意,甲图中方框P是一个__(选填)逻辑门,该逻辑门输入信号由水位高低控制的输入端是__,输入信号由水温高低控制的输入端是__.(后两空选填“A”“B”

2)当加热电路安全工作时,电的可能最高效率和可能最大输出功率分别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在一端封闭、长约1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置一个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然后将这个玻璃管迅速倒置,在蜡块沿玻璃管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移动。假设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蜡块在玻璃管内任意1s上升的距离都是10cm,玻璃管向右匀加速平移,每1s通过的水平位移依次是2.5cm、7.5cm、12.5cm、17.5cm。图乙中,y表示蜡块竖直方向的位移,x表示蜡块随玻璃管运动的水平位移,t=0时蜡块位于坐标原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蜡块4s内的运动轨迹是如图乙中的抛物线

B. 蜡块2s时蜡块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为0.1m/s

C. 玻璃管向右平移的加速度大小为5×10-2m/s2

D. t=2s时蜡块的速度大小为0.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将实验器材组装后,释放小车前瞬间的情景如图甲所示.(甲图为实际拍摄图,乙图为相应简图)

(1)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请你指出图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

(2)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图14是他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两计数点之间时间间隔为0.1 s,由图中数据可得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半径r=0.06m的半圆形无场区的圆心在坐标原点O处,半径R=0.1m;磁感应强度大小B=0.075T的圆形有界磁场区的圆心坐标为(00.08m);平行金属板MN的长度L=0.3m、间距d=0.1m,两板间加电压U=640V,其中N板收集粒子并全部中和吸收。一位于O点的粒子源向第III象限均匀发射比荷=1×108C/kg、速度大小v=6×105m/s的带正电粒子,经圆形磁场偏转后,从第I象限射出的粒子速度方向均沿x轴正方向。不计粒子重力、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电场的边缘效应,sin37°=0.6

(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

(2)求从坐标(00.18m)处射出磁场的粒子在O点入射方向与y轴的夹角;

(3)N板收集到的粒子占所有发射粒子的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两点, 连线的中点, 的垂直平分线.在之间的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负电的小球(可视为质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小球从点沿直线端运动,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 小球从点运动至距离该点最远位置的过程中,其所经过各点的电势先降低后升高

C. 小球从点运动至距离该点最远位置的过程中,其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 若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两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往复运动过程中的振幅将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用高级沥青铺设的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设计时速是108km/h,汽车在该路面上行驶时,它的轮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5倍.

(1)如果汽车在该路面的水平弯道上拐弯,假设弯道的路面是水平的,其弯道的最小半径是多少?

(2)事实上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是外高内低的,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且;而拐弯路段的圆弧半径.若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侧向摩擦力等于零,则车速,应为多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了测量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金属棒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始终静止。他先用打点计时器测出木块运动的加速度,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动摩擦因数。

(1)实验时 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使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m远小于木块的质量M;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把金属板的一端适当垫高来平衡摩擦力。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木块的速度为_______m/s;木块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m/s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3)若打图乙纸带时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50g,木块的质量为200g,则测得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