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刻度尺的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读出三个计数点1、3、50点的距离d1d2d3,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cm

___

___

___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_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__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20 5.40 12.00 0.21 0.60

【解析】

刻度尺的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刻度下一位.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求解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求出1、3间的距离和3、5间的距离,根据△x=a(2T)2,求出加速度.

按刻度尺的读数规则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最后一位由于是估读的,d1、d2、d3分别读:1.20cm、5.40cm12.00cm.
(2)T=0.1s;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可以用“1、3”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

(3)x13=4.20cm;x35=6.60cm,由x=at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虚线是某静电场的一簇等势线,边上标有电势的值。一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恰能沿图中的实线从A经过B运动到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粒子一定带负电

B. A处场强大于C处场强

C. 粒子在A处电势能大于在C处电势能

D. 粒子从AB电场力所做的功大于从BC电场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 5V,内电阻小于),B.电流表G(满偏电流3mA,内阻),C.电流表A(0~0. 6A,内阻),D.滑动变阻器(,10A),E..滑动变阻器(,l A),F.定值电阻(),G.开关和导线若干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中甲的(a)、 (b)两个参考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图所示的电路_______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 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D.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动能最大,加速度最大

B. 振子速度相等的时刻,位移必相等

C. 振子速度、位移相等的连续两时刻间的时间必为周期T

D. 若某一过程中振子的速率在减小,则此时振子回复力一定在增大

E. 若某一过程中振子的速率在减小,则此时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只满偏电流未知的电流表G,满偏电流约为700~800μA、内阻约100Ω,已知表盘刻度均匀、总格数为N。要求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出待测电流表的满偏电流,有以下可供选用的器材:

A.电流表A(0~0.6A,内阻0.1Ω)

B.电压表V(0~3V,内阻3kΩ)

C.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流为2A)

D.电源E(电动势约3V、内阻约1.0Ω)

E.开关S一个及导线若干

(1)请从“电流表A”和“电压表V”中选择一个完成实验:_________ (只需填写器材前的序号)。

(2)请在图所示虚线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量过程中,测出了多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中待测电流表G的指针偏转了n格,可算出满偏电流Ig= ________ ,式中除N、n外,其他字母符号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牛顿用微元法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了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力

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

C将插有细长玻璃管的玻璃瓶内装满水用力捏玻璃瓶,通过细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来反映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了放大的思想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点距离地面的高度H、M点与P点间的水平距离x1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点的距离L、M点与P′点间的水平距离x2

(1)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到M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μ的表达式为μ=_____________。(结果用hHx1Lx2表示)

(3)若实验中测得h=15 cm、H=25 cm、x1=30 cm、L=10 cm、x2=20 cm,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相距x=40mA、B两点,分别放有质量为m1=2kgm2=1kg的甲、乙两物体(均视为质点),甲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BCD是半径为R=0.9m的光滑半圆轨道,O是圆心,DOB在同一竖直线上。甲以v0=25m/s的水平速度从A点向右运动,与静止在B点的乙发生碰撞,碰后粘在一起沿轨道BCD运动,从最高点D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图中未画出),取g=10m/s2,求:

(1)甲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甲与乙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落地点PB点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